185亿公里外,太阳系边缘地带,人类指令曾被旅行者2号“拒绝”?( 二 )



其次则是许多人比较陌生的行星弹弓效应 , 这个效应的意思是说宇宙飞船在飞行的过程中 , 可以借助行星引力让宇宙飞船加速飞行 。 在这种效应的帮助下 , 旅行者1号以及旅行者2号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 而这也是两个太空探测器为什么能够坚持飞行如此之久的重要原因 。

除此以外 , 很多人并不知道 , 其实在1977年发射的这两艘远距离太空探测飞船 , 刚好赶上了176年一遇的行星几何排列 。 只需要用少量的能量为太空探测器修正航线 , 探测器就能够借助各个行星之间的引力持续不断地向前加速飞行 。

保持联络飞行问题解答之后 , 那么旅行者2号究竟是如何与地球保持联系的呢?毕竟在太空发展研究进程中 , 无论某一个飞行器可以飞行多远的距离 , 都必须要与地球时刻保持联系才行 。 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接收到相应的信息 , 太空旅行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

【185亿公里外,太阳系边缘地带,人类指令曾被旅行者2号“拒绝”?】我们都知道旅行者1号上携带了有关地球的大量信息 , 科学家们也希望旅行者一号能够飞向更遥远的距离 , 借助这种信息帮助人类寻找地外高级智慧生命 。 那么旅行者2号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呢?其实主要目的就是在保持长距离飞行的过程中 , 更加仔细地观察太阳系并记录相关数据 。

而它们之所以能够和地球保持联络 , 主要原因就在于科学家们在地球上建立了类似望远镜一样的设备 。

以我们国家建成的“天眼”为例 , 正是因为天眼的存在 , 科学家们才能接收到大量来自宇宙深处的信号 。 美国NASA宇航局同样如此 , 他们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建立了三个深空信号接收站 ,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接收旅行者2号传回的信息和资料 。

当然 , 随着旅行者2号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 , 科学家们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增强地面上深空信号站的信号接收能力 。 以位于澳大利亚堪培拉的信号接收站为例 , 科学家们就不止一次地对其进行过升级 。 否则早在几十年前 , 或许旅行者2号就已经成了太空“流浪”探测器 。

值得一提的是 , 为了更加便捷稳定的传输信息 , 科学家们在旅行者2号的图像处理能力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 其中的图像压缩技术更是堪称跨时代的选择 , 如果没有这项技术 , 人类必将遗失大量的天文资料 。

不仅如此 , 因为这项技术的存在 , 旅行者2号的图像传输速度也得到了相应的保障 。 要知道在太空探测器的飞行过程中 , 必然会受到各种天体的干扰 , 一旦这种干扰对人类需要的资料造成影响 , 这同样是人类无法接受的 。

当然 , 人类能够接受旅行者2号传回的信息 , 那么人类也应该可以给旅行者2号传递信息才对 。 毕竟在它飞行的过程中 , 一旦遭遇某些意外 , 科学家们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整 。 当旅行者2号收到信息指令之后 , 也定然能够更好地规避潜在的威胁 。

无视指令可让科学家没有想到的是 , 在旅行者2号持续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 , 却突然出现无视科学家的指令的情况 。 不仅如此 , 科学家们通过对旅行者2号发回的信息来看 , 旅行者2号甚至直接拒绝了科学家下达的命令 。

很多人可能会想 , 拒绝指令会有什么影响?按照既定的路线继续向前飞行 , 结果不会一样的吗?可事实上 , 太空探测器拒绝指令的后果往往比人们想象得更加严重 。

以旅行者2号与地面建立联系所需要的时间来看 。 当旅行者2号飞行到距离地球185亿公里左右的距离之后 , 两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就需要至少花费一天的时间 。 也就是说科学家们从地球上发出一条指令 , 旅行者2号收到并给出回馈 , 只要要两天的时间 。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面 , 科学家们不仅无法了解到旅行者2号当前的飞行状态 , 甚至无法再发出一条指令进行修改 。 如果是在地球上 , 两天的时间或许不算什么 , 可如果是以旅行者2号的飞行速度在宇宙中飞行 , 其飞行距离和速度都远超人们想象 。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 , 科学家们能做的唯有等待 。

不仅如此 , 即便旅行者2号能够在太空飞行的过程中保证按照原定路线进行飞行 , 也能够确保自身的飞行安全 。 可一旦旅行者2号没有按照原定指令处理相关的耗电设备和系统 , 最终必然会因为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而提前结束自己的工作 。

好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 , 旅行者2号最终成功恢复正常 , 此前对其状态担忧不已的科学家们也将相关的数据指令切换到正常模式 。 对于此次事件 , NASA的科学家们表示:宇宙中存在太多未知的物质干扰 , 导致信号接收天线受到阻碍 。 在未来的行进过程中 , 同样的事件很有可能再次发生 , 而我们只能尽力避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