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吻鱼是如何在博斯腾湖绝迹的 , 这一点也能从过去的捕捞数量变化看出来:
在1958年到1965年期间 , 这个时候博斯腾湖里面还有不少野生扁吻鱼 , 因为当时的产量少则140吨 , 多则260吨 , 大概就在这个区间波动 , 直接占到整个博斯腾湖产鱼量的五分之一 , 这足以说明当时博斯腾湖里面的扁吻鱼还真不少 。
但是 , 等到1966年到1987年这段时间 , 博斯腾湖能捕获到的扁吻鱼就变得越来越少 , 从年产30吨 , 演变到想要找到一条都难 。
虽然扁吻鱼变成濒危物种 , 的确有其自身的原因 , 比如繁殖能力比较差 , 行动不是十分敏捷 , 但人为过度捕捞依然是整个种群面临灭绝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 , 另外 , 大量的农业用水的时候 , 也会导致博斯腾湖水位下降 , 再加上塔里木上又建了不少的水利设施 , 自然也会让扁吻鱼的繁殖活动受到影响 。
扁吻鱼的起源 , 已经可以追溯到3亿年前 , 所以才会有“古鱼类活化石”之称 , 我们要保护好它不要灭绝 , 不仅因为它是我国特有鱼种 , 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 任何物种只要还没灭绝 , 就有亡羊补牢的机会 , 虽然保护这件事做起来似乎比破坏来得更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