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一种肚子里装满你的血,嗡嗡作响、让人无可奈何的小虫子( 二 )


蚊子没有发声器官 , 嗡嗡声都是通过翅膀高速振动发出的 , 就像飞机的螺旋桨 , 母蚊子每秒翅膀会振动300到500次 , 发出的声音大约在450hz左右 , 而公蚊子翅膀振动频率会更高 , 大约在600hz左右 。

蚊子翅膀细节
当然蚊子也不是故意找死 , 它们发出“嗡嗡声”主要是为了寻找配偶 , 公蚊子可以利用他们的触角接收到母蚊子的嗡嗡声 , 从而进行交配 。 “嗡嗡声”还有另外一个用途 , 就是蚊子吸血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所以 , 它们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 嗡嗡声则可以帮助他们测试靠近物体是否相对安全 , 如果嗡嗡声招来了攻击 , 它们也许会聪明的寻找另外一个对象!
“血”上加霜的痒痕
除了深夜扰人清梦的“嗡嗡声” , 被蚊子叮咬之后瘙痒难看的“痒痕” , 也是我们讨厌蚊子最主要原因!这种瘙痒可以轻易的毁掉我们和朋友森林野餐、海边露营以及一整天的好心情!
不过 , 这种“痒痕”其实并不是蚊子咬出来的 , 蚊子的嘴远比一根针管构造要复杂的多 , 它由6个被分开的部分组成分别是:一对上颚、一对下颚、一根上唇、一根舌 , 它们被称为“小刺针”……没错扎在你身上的不是一根针 , 而是6根针!

蚊子复杂的口器
正如前文所说 , 蚊子的整个吸血过程很长 , 它们大约需要3分钟才能“吸饱喝足” , 所以 , 除了前期靠“嗡嗡声”测试规避掉一部分的风险外 , 在扎破你皮肤的瞬间 , 蚊子就会用它的舌 , 向你注射它的口水!
蚊子的口水有100多种不同成份组成 , 其中大部分则是被称为酶的有机物质 , 这些酶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不让你的血液凝固 , 方便它们更顺畅的吸食 , 同时 , 蚊子口水还有一个重要功能 , 那就是局部麻醉 , 所以 , 我们通常都是等到蚊子飞走 , 咬痕开始发痒才发觉自己被咬了 , 而这些烦人的“痒痕”正是因为我们对蚊子口水中的酶过敏造成的!
“血”上加霜的死亡
最后 , 蚊子吸血除了“噪音”和“痒”之外 , 真正可怕的是它会带来死亡 , 没有人不讨厌死亡!比尔·盖茨曾在“盖茨笔记”中列出了每年杀人数量最多的动物 , 其中蚊子是人类的第一号杀手 , 它们每年杀死830000的人类 , 有兴趣的可以看下图 , 我根据图示做了简单表格 。

盖茨笔记
所以 , 蚊子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危险 , 如果一只蚊子携带了病菌 , 那么它在吸血的过程中 , 就会通过口水把病原体传染给人类 , 蚊子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恶名昭彰的疟疾、类似流感的西尼罗河病毒、会引起发烧和关节疼痛的兹卡病毒 , 还有致命的黄热病和登革热…
无可奈何的我们面对这么讨厌的蚊子 , 我们往往选择杀之后快 , 各种蚊香、灭蚊剂层出不穷!但蚊子比想象中的要难对付的多 , 它们也随着时间在不断的适应和进化!
央视科教频道有做过一档《原来如此》的节目 , 有一期就是讲蚊子的 , 节目人员做了一组实验 , 她们把实验培育的蚊子和野外采集的蚊子分别装在两个密封的容器中 , 然后向这两个容器注入我们常用的蚊香 , 1分钟后容器内充满了蚊香气体 , 没有接触过药物的实验室蚊子 , 全部死亡 , 而有可能接触过药物的野生蚊子则只有一小部分死亡 。

节目截图
蚊子就像是动漫中的圣斗士一样 , 同样的招式往往不能管用第二次!所以 , 在化学灭蚊的道路上 , 我们只能在“时而有用、时而无用”的情况下不断向前……
另一方面 , 物理驱蚊也面临很大的局限性 , 就算是360°防护的蚊帐也难免出现“漏网之鱼” , 而我们的报纸、拖鞋、电蚊拍也常常找不到躲在暗处的蚊子 , 所以 , 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 , 当我们觉得已经安全 , 高枕无忧沉沉睡去之时 , 又会在半夜被该死的蚊子吵醒!

所以 , 不管是化学手段 , 还是物理手段 , 想要完全不被蚊子叮咬 , 是几乎不可能的!蚊子就像是个偷吃的食客 , 它们咋咋呼呼(嗡嗡声)的来到你的店里 , 发现你对此好像并不太在意 , 于是它们趁你不注意开始偷吃你店里的美味(吸血) , 而当你发现它们留在店里一堆烦人残渣(痒痕)时 , 它们早已扬长而去!只留下烦躁且无可奈何的我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