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80后美女,靠卖蚊香9个月狂揽近10亿元,上市一天却跌去13亿( 二 )



也许还嫌陈丹霞不够忙 。 她还必须花时间照顾她的两个弟弟 , 他们也在澳大利亚学习 。
周围没有生活秘书和管家 。 他们通常都是自己做饭和吃饭 , 不能像一般的“富二代”那样享受生活 。 基本上也没有时间参加留学活动 。
陈丹霞太忙了 , 她后来回忆都觉得自己能坚持下去真是不可思议 。 她的努力总是有回报的 。 她在澳大利亚作出的成绩很让长辈满意 。
虽然都在全球购买相同的原材料 , 但在当时 , 许多消费者认为国际品牌商品有着独特的光环 , 因此无论进口商品的价格有多高 , 他们都不担心销量 , 即使国内商品再怎么便宜 , 他们也不满意 。

显然 , 一些商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并不取决于质量或价格 , 而是取决于消费者的思想以及产品品牌 。
然而 , 十多年前 , 我们不必对消费者太苛刻 。 在美国、日本等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是也都是盲目的 , 中国人民也不例外 。
与我们的父母相比 , 我们现在也没有完全免俗 , 类似的现象仍然时不时的发生 。
在那些年里 , 现实是 , 高端购物中心往往对国产化妆品关闭大门 , 但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香港的产品放在突出位置 。 陈丹霞认为 , 消费者最终会回归理性 , 但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 。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 拥有战略管理和营销双硕士学位的陈丹霞当然知道如何销售她的澳大利亚化妆品 。

2009年 , 陈丹霞借此机会收购了澳大利亚天然护肤品牌“格兰玛弗” 。 几年后 , 又将“格兰玛弗”发展成为中国第一进口护肤品牌 。
由于她对澳大利亚化妆品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 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也亲自接见过陈丹霞 。
高资原来是一家实力雄厚的香港企业 , 是第一个登陆内地发展的外资化妆品品牌 。 然而 , 由于内地管理不善 , 在过去20年中多次被转卖 。
06年 , 高资再次陷入困境 。 恰好立白正在进军化妆品市场 。 就把高姿收购了 。
陈丹霞初到高资时 , 面临着一个复杂的局面 , 人们并不团结 。 数百名员工 , 可以分为好几类 , 其中一些是高资的老员工 , 一些是三位总经理留下的亲信 , 加上立白集团派出的新员工 , 共有五个派系陷入内乱 。

一位总经理甚至写信给高级管理层 , 表示不下放全力便集体辞职 。
在产品销售这方面 , 立白集团希望高资能够完全独立于集团渠道之外 。
而尽管困难重重 , 陈丹霞还是创造了奇迹 。
她以最快的速度团结了高资的员工 , 直接把之前的管理模式改模换样 , 之后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
在运营中 , 陈丹霞的营销能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2013年 , 在与集团高层讨论后 , 陈丹霞决定斥资1.5亿元独家冠名湖南卫视第一季《我是歌手》 , 然后斥资2.35亿元独家冠名第二季 。
这次的冠名带来的好处对立白来说超乎想象 。
据统计数据显示 , 立白洗衣液的受欢迎程度上升了13% , 其美誉度上升了11% , 其产品销售额上升了66% , 这正是因为该项目在第一季度的受欢迎程度 。

因为这些对家族企业的贡献 , 陈丹霞曾被称为“最不坑爹富二代”!
陈凯旋曾表示:虽然上市是好事 , 但并不能立竿见影 。 在其长辈们的坚持下 , 立白集团曾是坚持不上市的企业的代表 。
陈丹霞一直在考虑上市 。 她想改变家族企业的传统 , 成为一名专业投资者 。
但这个想法让一直在取得巨大进步的陈丹霞遭遇了巨大挫折 。
2017年 , 陈丹霞在演讲中表示 。 她负责的澳希亚、高资和超威(朝云)将来都将要上市 。
截至上市前 , 超威和朝云集团均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 涵盖了家居清洁消毒、空气护理、个人清洁护理、宠物清洁护理、智能家居、防虫灭蚊等领域 , 年收入超过10亿元 。

特别是2020年 , 由于疫情的影响 , 消毒灭菌产品的销售额大幅增长 。 陈丹霞仅靠销售蚊香一项就在9个月内赚得9.5亿元 。 除蚊香外 , 其他业务也快速增长 。
例如 , 2017年宠物清洁护理业务的收入只有3.5万元 , 2020年前9个月的收入接近1000万元 , 毛利率达到60% , 远远超过同行的平均水平 。
在外人看来 , 日化行业应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陈丹霞认为 , 上市是企业进一步壮大的重要途径 。
看来情况也确实如此 。 2020年12月 , 国内洗衣液龙头企业蓝月亮集团成功上市 , 首日涨幅超过20% 。

自那时以来 , 其市值已接近1000亿香港元 , 这使得高瓴资本因投资蓝月10年而获得了10倍的收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