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剧增,会有何影响?印度正在初尝苦果( 二 )



青藏高原冻土层消融
同时 , 高原的冰川融化速度也在增加 , 在1984年到2014年的30年间 , 青藏高原及附近的冰川退缩了15% , 从5.3万平方公里减小到了4.5万平方公里 。 这些都导致了湖泊水源的增加 , 据青藏高原科考队总领队的分析 , 每年这里湖泊的储水量都达到了80到100亿吨 。
另外 ,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强度也在逐渐增大 , 能够成功进入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 , 也使得这里的降水量在逐渐增加 , 据统计 , 可可西里地区近10年的降水量比前30年加起来的降水量还要多两成 。
同时 , 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十几年 , 为了发电、防洪、航运等 , 长江上游地区也在不断发展水电站 , 这也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冰雪融水和降水被这些水电站截流 , 上游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水库” , 储水量远超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 。 而这个“水库”由于蒸发 , 水蒸气来到上空 , 又被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推回青藏高原 , 有人猜测 , 这或许就是这些年青藏高原降雨量增加的原因 。

三峡水电站
会有什么影响?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剧增会有什么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 。

  • 生态
青藏高原的湖泊主要是以咸水湖为主 , 这些一开始其实都是淡水湖 , 经过了几十万 , 甚至上百万的时间才因为大量的蒸发变成了咸水湖 。 比如纳木错含盐量为2% , 而随着湖泊面积的增加 , 咸水湖逐渐受到稀释 , 含盐量降低 , 咸水湖中的生态系统要在短短的几十年要经历环境的剧变 , 这样严峻的挑战它们或许根本无法承受 。

湖泊面积增大
  • 环境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 冰川和冻土逐渐加快融化的速度 , 也逐渐使得湖泊面积增加 , 甚至会淹没牧民们放牧的草地 , 甚至还会破坏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动物的生活环境 , 令它们无法生存 。
比如在2016年 , 西藏自治区阿鲁村发生了冰川崩塌 , 幸好并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 , 但是该地以畜牧业为主 , 几百头家养的牲畜在这场灾害中死亡 , 大面积的草地遭到破坏 , 给当地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冰川崩塌
无独有偶 , 同年10月份 , 雅鲁藏布江上的冰川崩塌将河流堵塞 , 湖水还冲毁了一座桥 。 而冻土的融化会造成土质松软 , 极有可能会导致地面的塌陷 , 从而给基础建设或者建筑物造成损坏 。 甚至随着气候的增加 , 融化的速度加快 , 来自冰川和冻土中的一些远古病毒也会从冰冻中苏醒 , 重新回到地球 , 给动物和人类造成难以弥补的灾难 。
  • 自然灾害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 大量的冰川融雪很容易导致河流的年径流量逐渐增加 , 并且如果与季节性降水叠加 , 极有可能形成洪水 , 给当地的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甚至是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 。
并且水库蓄水非常容易改变局部地壳承受力 , 从而极有可能发生地震 。 早在当年建设三峡大坝时 , 工程师专家们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 幸而三峡大坝所在的基岩是花岗岩 , 比较坚硬 , 并且河谷开阔 , 地形优越 , 经过了24年的论证后 , 确定了施工位置并不容易导致地震的发生 , 这才选定了位置开始修建 。

三峡大坝
而青藏高原的板块结构应力极其复杂 , 位于龙门断裂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的附近 , 当年汶川地震就与龙门山断裂带有着直接的关系 , 湖水在这里的积蓄越来越多 , 也就极其可能会诱发中强震甚至是强震 。
印度已经尝到苦果由于全球气候升温 , 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 每年都有新的蓄水湖泊在不断地形成 , 现有的湖泊也在不停地扩大面积 , 同时再加上超强对流的降雨 , 自然灾害也因此频频发生 。
2013年 , 印度曼达基尼河谷就是因为遇上冰川的爆发性洪水 , 导致5000多人因此死亡 。 2021年的2月 , 北阿坎德邦北边的南达德维冰川发生断裂 , 引起了巨大泥石流 , 附近正在建设中的水电站里希甘加犹如遭遇到了一堵墙 , 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瞬间被冲毁成碎片 。 这还没算完 , 洪水顺着河谷 , 不仅毁坏了桥梁和一座小型水电站 , 还冲毁了下游的村庄 , 造成18人不幸身亡 , 并且导致了200多人失踪 。

印度遭遇泥石流
而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 , 青藏高原的冰川融雪并非能立即停止的 , 雅鲁藏布江、恒河和印度河将会受到长期的影响 , 这些江河的上游年径流量会逐渐增加 , 在夏天的雨季时会更加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 而下游流经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平原与三角洲 , 特别是印度 , 经常在夏季遭到洪水的袭击 , 正在初尝苦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