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看不见毒牙的毒蛇,俗称“野鸡脖子”,曾一度被认为是无毒蛇( 二 )



被咬伤后的伤口 , 有明显的充血、血泡等现象
除了杜氏腺体 , 虎斑颈槽蛇还有一个颈脖腺 , 这也是颈槽蛇属共同拥有的腺体 , 位于颈部中央纵向排列在蛇背部 , 该腺体约8-13对 , 呈链状平行排列 , 各小腺体单独存在 , 并无明显的排毒导管 。 当虎斑颈槽蛇受到攻击时 , 会将前半身竖起并扩张颈部 , 这一动作并不单单用来恫吓对方 , 还会依赖这个动作挤压颈脖腺 , 溅射出白色或者淡黄色的毒液 , 这种毒液会对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 并且存在一定的神经毒性 , 被伤及眼睛会出现红肿疼痛现象 , 根据分析这种毒液中的多种成分和蟾蜍分泌的毒液类似 , 很大一部分证据表明这些毒素是从食物蟾蜍身上直接获取的 。

挤压颈脖腺后溅射出的白色或者淡黄色的毒液
结语好在虎斑颈槽蛇性格温顺 , 很少主动攻击人类 , 被它咬后往往伤口在非常靠后的位置才有可能沾上毒液 , 并且因为毒牙没有沟槽 , 腺体分泌的毒液也只是涂抹在皮肤表面 , 注射效率很低 , 这也是很多人被咬后无症状或者轻微症状的原因 , 但毕竟毒性在那 , 不可悼以轻心 , 而且虎斑颈槽蛇的颈脖腺分泌的毒液也很危险 , 所以在野外见到虎斑颈槽蛇时最好的方式还是敬而远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