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来了!没想到‘土卫8’竟然是星际战舰的充电桩!?( 二 )


那么这些星舰在‘土卫8’附近频繁运动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难道是为了收集能源吗?
这里要说说‘土卫8’的大小 , 它其实并不算大 , 直径大约只有1460公里 , 是冥王星的一半多一点 。 而且它的密度也很低 , 所以科学家们推测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冰 , 大概占了总体的80% 。
但在柏格伦的推论里面 , 这些星舰的动力系统是等离子体推进器 , 在太空旅行当中是使用水来做动力原材料的 。 所以这些星舰才会在‘土卫8’的周围建立起一个电场 , 让电流通过星体的内核和表面 , 融化掉冰层 , 采集融化后的水分作为动力原材料 。
不得不说 , 柏格伦博士的这个理论的确是属于脑洞巨开的那种 。 但他的推论的确是合乎观测 , 也合乎逻辑 , 所以NASA的专家们对于他的推论保持了沉默 。


2007年的照片显示 , ‘土卫8’确实就像是经过人工改造之后的星球 , 上面甚至还凹进去了一大块 , 确实和《星球大战》中的死星很相像 。 而且有越来越多的照片证明柏格伦博士在三十年前的推论不是凭空而来的 。

下面这几张土星探测器所拍摄的照片就显示 , 一个巨大的圆柱形物体正在飞向土星环 。


而上面这张照片则是1996年哈勃望远镜在远红外光谱捕捉到的 , 其中圆柱形物体在十张照片当中的六张中都有出现 。

土星环的构成 , 是不是完全就如柏格伦博士所猜测的那样呢?这的确还需要更多的实地勘测 。 毕竟土星离我们地球很远 , 周围的一切还都是迷 。 而天文学的主流理论也都是假说 , 都有待验证 。
目前我们人类在拼命的向外太空延伸 , 除了寻找可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 也在试图寻找地外生命的踪迹 。 但柏格伦博士认为 , 地外生命其实早就已经在我们的周围了 。
如果柏格伦的推论是真的 , 那么一个文明得发达到怎样的水平才能把土星和它的卫星系统当成能源来利用呢?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科学家们对于文明的分级了 。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 , 能够利用什么样的能源 , 代表它的文明等级如何 。
在我们人类的工业革命之前 , 主要使用的就是人力和畜力 , 最多再加一点风力和水力 。 随着人类理解和掌握蒸汽动力 , 进入了工业时代 , 那么文明就算升了一级 。 随后人类又懂得了使用电能、内燃机 , 直至原子能 。 200年左右的时间 , 连升了好几级 , 这在我们看来 , 已经算是科技的腾飞了 。
但如果把人类的科技水平放在茫茫的宇宙中来对比的话 , 也许真的如同幼儿园的水平 。
1964年 , 前苏联科学家卡尔达肖夫提出了一个理论 , 被科学界称为‘卡尔达肖夫尺度’ , 也叫‘卡尔达肖夫指数’ 。


这个指数把文明分成了三个等级 , 其中一级文明 , 就是能够驾驭母星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 。 比如在地球上 , 当人类可以轻松利用火山、地震、雷电、飓风等灾害性能量 , 将它们变害为宝的时候 , 咱们就算是跨越了一级文明了 。
如果人类继续发展 , 能够使用整个太阳系的能源 , 比如利用恐怖的土星风暴给我们充能 , 或者利用每一次的太阳耀斑给我们充能 , 那我们就算是升级成二级文明了 。
当人类能够把整个银河系的能源都能玩转的时候 , 那就算是进入到三级文明了 。
打个浅显易懂的比方 , 如果一级文明在宇宙中等同于刚上小学的话 , 那么二级文明就算是进入中学 , 三级文明算是刚被大学录取 。 那么在土星环上所停泊着的那些大型星舰所处的文明 , 应该只是个初中生 , 而且是刚刚升上初中的那种 。
而我们地球人类呢 , 最多还只是刚从幼儿园小班升上中班的水平 , 可想而知我们在宇宙竞赛中还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
但各位不要认为宇宙中的文明就只是这三个等级打止了 , 好比如你上了大学后还有研究生 , 还有博士甚至博士后等着你呢 , 毕竟学无止境嘛 。
所以有些科学家就在‘卡尔达肖夫指数’的基础上又往上增加了四个文明等级 , 总共变成了七个文明等级 。
关于文明等级的话题 , 我会另外开一篇出来以后分享给大家 , 喜欢的小伙伴记得点个关注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