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起源何方?四维空间是什么?( 二 )



四:文字或图画
在三星堆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 。 其权杖之说早已被学术界认同 , 但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却引起了一场风波 。 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 , 三星堆都已具备 , 只缺文字 。 学者们对此的争论已有些历史 , 《蜀王本纪》认为古蜀人“不晓文字 , 未有礼乐” , 《华阳国志》则说蜀人“多斑彩文章” 。 至于金杖上的图案是图是文 , 仁智各见 。 有的已在试图破译 , 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刻画的符号基本上单个存在 , 不能表达语言 。 不过如果能解读这些图案 , 必将极大促进三星堆遗址之谜的破解 。 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问号 , 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

三星堆遗迹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 人们从来没有想到 , 在遥远的西南存在着一个如此发达的文明 。 历史学家找不到任何关于这个文明的资料 , 它突然地出现 , 又悄然地灭亡 , 在三星堆遗址里只留下了一个个未解的谜题 。
四维空间是什么?我们所提及的四维空间多数是指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提到的“四维时空”概念 。 根据爱因斯坦的概念 , 空间和时间是交织在一起的 , 形成一种被他称为“时空”的四维结构 , 四维空间就是在空间的架构上比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三条轴外又多了一条时间轴 , 而这条时间的轴是一条虚数值的轴 。
四维空间概念
现在我们知道四维空间就是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加上时间 。 但由于我们在地球上所感觉到的时间运行很慢 , 所以不会明显的感觉到四维空间的存在 , 但一旦登上宇宙飞船或到达宇宙之中 , 使本身所在参照系的速度开始变快或开始接近光速时 , 我们能对比的找到时间的变化 。
如果你在时速接近光速的飞船里航行 , 你的生命会比在地球上的人要长很多 。 并且 , 钟在飞行的火箭中变慢也用事实证实了这一点 。 这里有一种势场所在 , 物质的能量会随着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 所以时间的变化及对比是以物质的速度为参照系的 。 这就是时间为什么是四维空间的要素之一的原因 。

维的描述
一维是线 , 二维是面 , 三维是静态空间 , 四维是动态空间(因为有了时间) ,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 , 并 不是说第四维就是时间 。
简单地说:
零维是点 , 没有长、宽、高 。
一维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一条线 , 只有长度 , 没有宽、高 。
二维是由无数的线组成的面 , 有长、宽没有高 。
三维是由无数的面组成的体 , 有长宽高 。
四维空间的轴对称性
对于爱因斯坦的四维空间 , 人们普遍认为空间有轴对称性 , 或是中心对称 。 譬如 , 倘若一个三维空间的人进入四维空间 , 那么他也许会被‘轴对称’一下 。 当然 , 由于没有人进入四维空间 , 所以这只是一个假设 。 但是关于时间轴的观点以及时空错乱瞬间的现象与这是相符的 。

四维空间的轴对称性
真的可以穿越四维空间吗
首先假设一张没有厚度的纸 (只拥有“长”、“宽”) , 代表一个二维的空间 , 也就是平面;用笔在上面画上一个圈和一个点 , 并假设圈和点可以在平面(纸)上移动(前后左右) 。 当然 , 点不可以穿透圈 , 此时圈对点拥有物理上的约束力 。
然而 , 若将数张乃至数十张纸叠在一起时 , 原本的纸与后来的纸便组成了一个三维空间(同时拥有“长”、“宽”、“高”);这样一来 , 原本处于二维的圈和点就具有了三维空间中的移动能力 , 即:前后左右上下 。 显然 , 圈对点的约束也就失去了 。
从这个比喻中可以看出 , 二维前往三维的旅途中 , 一些物体之间的某些相互作用或许会消失;而类推至人类身上 , 这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 试想如果血管失去了对红细胞的约束 , 人类在前往四维空间的旅途中瞬间便会死于失血过多(当然 , 氧气也可以随意进出人体 , 或许并不需要血液——虽然有没有氧气还难说) , 因此从理论上来讲 , 前往四维乃至更高维的旅行是行不通的 。
穿越四维空间的例子
1934年 , 在美国菲拉狄尔菲亚港 , 有一艘满载官兵的驱逐舰 , 正启程远海驶去 。 突然 , 一阵波涛袭来 , 还没等司舵把稳方向 , 转瞬间 , 这艘船却神奇地在弗台尼亚洲东南部的诺福克海港出现了 。
舰长、大副、领航、司舵和水手们个个睁大了眼睛 , 面面相觑 , 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 舰长紧蹙双眉的纳闷着菲拉狄尔菲亚港和诺福克港之间距离500多公里 , 在短促的时间里 , 怎么可能由一个港口航行到另一个港口:况且大副、领航、司舵又没失职 , 层层控制着这艘船 , 又怎么会发生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真是莫明其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