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之一——蝎子( 二 )


5、蝎子喜暗怕光 , 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 , 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 , 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 , 提高消化能力 , 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 , 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 。 据报道和观察 , 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 , 对强光有负趋势 , 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 。
6、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气味 , 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 , 可见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 , 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是十分不利的 , 甚至会致死 。 蝎子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也十分敏感 , 有时甚至会把它们吓跑 , 终止吃食、交尾繁殖、产仔等 。

蝎有求偶行为 。 东亚钳蝎雄性多在6~7月间寻找雌性 , 找到以后 , 用触肢拉着雌蝎到僻静的处所 。 然后 , 雄蝎触肢的钳夹着雌蝎的钳 , 两蝎头对头 , 拖来拖去 。 求偶行为可持续数小时 , 甚至数天 。 然后 , 雄蝎从生殖孔排出精荚粘于地上 , 把雌蝎拉过来 , 使精荚的游离端与雌孔相接触 。 游离端有一杠杆装置 , 因受雌体生殖区的压力而释出精块 。 雌蝎接纳精子后 , 可连续产仔3~5年 。
蝎卵胎生或胎生 。 卵胎生的种类的卵大 , 为端黄卵 , 行不全卵裂 , 在卵巢管腔内发育 。 胎生种类的卵几乎无卵黄 , 行完全均等卵裂 。 南方链蝎的卵在卵巢的盲管内发育 。 胚胎在盲管的端部 , 此处再延伸出一管 , 其终端是一簇吸收细胞 , 紧靠着消化系的盲囊 , 吸收养料顺管传送给胚胎 , 有点象哺乳动物的脐带 。 发育经历数月甚至1年多 。 幼蝎6~90个不等 , 因种类而异 。 幼蝎产出后立即爬上母背 , 脱一次皮后 , 陆续离开母蝎独立生活 。 东亚钳蝎约在7~8月间产仔 。 产仔前 , 母蝎寻找一合适的场所 , 两栉状器向左右展开 , 从生殖孔陆续产出 。 幼蝎外包白色粘液 , 米粒状 。 数分钟后 , 幼蝎的尾和附肢从粘液中伸展开 , 顺母蝎的附肢爬上母背 。 每胎产15~35只幼蝎 。 初产幼蝎长约1厘米 , 色乳白 , 仅眼丘黑色;体和附肢上的齿、突起和爪都尚未长成;在母背上不吃任何食物 。 5天后脱皮成2龄蝎 , 体长达1.5厘米以上 , 仍生活于母背 。 约1周后脱离母体营独立生活 。 共经5次脱皮(6龄蝎) , 到第3年才变为成蝎 , 但到第4年秋天才能繁殖 。 从出生到繁殖 , 约需3年时间 , 大致可以连续繁殖5年 , 其寿命达8年 。
幼体只能看栉状器(腹部八字形的两把刷子 。 雨林类可以看栉状器的大小和齿的长度 , 大部分只能通过数齿数) , 成体可以看背甲宽度(宽的是母的) 。 粗尾蝎属的可以看钳子大小(大的是公的)或者看栉状器根部有无大齿(两片圆形 , 明显比齿宽大 。 有的是母的) , 坦桑尼亚红爪帝王蝎可以看钳子饱满度(公的钳子宽扁有凹陷 , 母的钳子较小饱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