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2年6月21日
壬寅年五月廿三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
- 夏 至 由 来 -“骄阳渐近暑徘徊 , 一夜生阴夏九来 。 ”夏至 , 五月中 。 《韵会》曰:夏 , 假也;至 , 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 夏为大 , 至为极 , 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 , 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 。 夏至以后 , 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 , 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 民间还有“吃过夏至面 , 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
- 夏 至 天 气 -“东边日出西边雨 , 道是无晴却有晴”日渐升高的气温 , 宣告着仲夏时节已经来临 。 可夏至却不是天气最热的时候 , 大概需要再等二十多天 , 夏天的酷热才如约而至 。 而此时地面受热强烈 , 空气对流旺盛 , 常易形成小范围骤来疾去的雷阵雨 , 人们将此称之为“夏雨隔田坎” , 更有\"夏至雨点值千金\"的说法 。 不过夏雨虽会带来清凉 , 可江淮潮湿 , 梅雨频发 , 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会偶感不适 , 需多注意饮用水卫生 , 不吃生冷食物 , 防止疾病的发生 。
- 夏 至 三 候 -“宵漏自此长 , 微阴生九原 。 ”夏至时 , 阳气到达极致 , 阳气的极致下阴气开始产生 , 也因此有了夏至三候:
- 一候鹿角解
- 二候蝉始鸣
- 三候半夏生
它能治伤寒热、喉咙肿痛 。 夏季过半时 , 最适宜采集它地下的块茎 。
- 夏 至 习 俗 -
- 祭神祀祖
- 消夏避伏
- 食“麦粽”与“夏至饼”
- 吃夏至面
- 夏 至 养 生 -俗话说:冬至养生 , 夏至治病 。 一个安内 , 一个攘外 。 热极而寒生 , 寒生百病重 。 夏至养生 , “三避”为先 , 即避暑、避湿、避寒 , 使身体保持在健康稳定的状态 。
推荐阅读
- 成都|全球最“开放”的国家,却没人敢去,游客表示:就怕去了回不来
- 兴隆|成都又一美景——夕阳下都兴隆湖,美得像一幅画
- 成都|去海边玩,你喜欢去哪里?马尔代夫怎么样?
- 冰岛|世界上唯一没有蚊子的国家,被联合国盖章NO.1
- 芒种|中国20个值得一去的宝藏旅游胜地,个个美得惊艳,你去过几个呢?
- 荷花|成都江滩公园,荷花开得正艳
- 蚊子|世界上唯一没有蚊子的国家,被联合国盖章NO.1,还是国人最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