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星而言 , 无论是气态还是固态行星都会有一个核心 , 这部分是一个非常热 , 并且密度十分高的中心区域 。 以地球为例 , 地核位于地球地表下方2900公里处 , 其半径为3485公里 。
从太阳系诞生之初 , 地球的内核开始逐渐形成 , 这一时期它还是一团致密炎热的岩石球 。 初期的热量来自行星自身元素带来的反射性衰变和剩余热量 , 这部分可能有陨石撞击、行星吸积作用 。
大约在40亿年前 , 原始地球出现 。 由于行星不断变得完整 , 其内部温度也保持了下来 , 金属铁被融化 , 这一时期地球内核的1538℃ 。
最终经过数亿年的发展 , 地核的温度达到了4400℃~6000℃ 。 由此也衍生出地幔与外核 。 需要注意的是 , 地球的磁场并不是直接来自地核核心 , 尽管内核的温度几乎与太阳表面相似 , 但在这个温度下 , 有铁组成的内核不会被磁化 。
不过液态外核会产生电流 , 这种电流主要通过地球的自转产生 。 高速自转的情况下 , 自由电子、液态外核和高速旋转的结合则是磁场强度的关键 。 这种效应也被科学家称为“发电机效应” , 因为从表面来看它很像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不过随着地球内核的逐渐冷却 , 布里奇曼岩最终会完全冷却 , 完全冷却的岩石将会转化为后钙钛矿物 。 由于这种矿物的导热效率更高 , 随着后钙钛矿物逐渐覆盖整个地幔边界 , 地球的冷却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
值得注意的是 , 科学家表示 , 即使地球冷却得更快一些也不会对当前的气候危机产生影响 。 因为从时间尺度上来看 , 行星冷却通常需要数十亿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
最终的遭遇
地球冷却或许并不会在未来毁灭人类 , 根据过去的统计计算 , 地球会在未来遭遇各种意外事件 , 这些事件都可能会彻底毁灭地球 。 例如小行星撞击、太阳红巨星事件等等 。
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地球核心真的到了完全冷却或者变得更冷的时候会发生些什么 。 核心完全冷却后的地球会让地热能源大幅度减少 , 因此依赖地热电能的公司在这时会急剧缩减电力供应 。
冷却的走向也意味着核心运动的丢失 , 由于地球内部不再进行活动 , 因此环绕在地球周围的磁场也会开始消失 。 失去了磁场保护的地球会直接遭受宇宙辐射的侵害 , 太阳风将会对地球造成严重影响 , 最糟糕的结果便是地球成为火星那般 。
好消息是不会再有地震了 , 由于地核不再运动 , 相关的地质活动也不会出现 , 就连火山喷发也没了 。 整个陆地将会永久保留当前的状态 , 除了海平面的变化 , 陆地不会有大的变动 。
不过回过头来想想 , 核心都冷掉了 , 地震是否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 如果地球运气够好 , 在未来没有遭受大型陨石的撞击 , 人类也在冰期变化中存活下来 , 说不定那时的人类正准备计划殖民外星球 。
说到最后 , 科学家目前仍不太确定这类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 相关的研究只是从侧面说明了地球在未来会面临冷却 , 但是影响地球活动的因素还有很多 , 要想完全了解整个运作过程 , 科学家们还需要进一步做出努力 。
推荐阅读
- 染色体平衡易位怎么办?
- 科普一下你们身边常见却不认识的昆虫 有人看吗
- 最恐怖的寄生昆虫,将卵产在宿主体内,幼虫从内而外蚕食宿主
- 巴西热带雨林出现可怕的“僵尸真菌”,如果感染,会怎样?
- 为避免交配后被吃掉,雄螳螂终于进化出特殊技能,看后感叹真暴力
- 有一种昆虫,它的吸力能达到大象的80倍,它是如何做到的?
- 破解小麦赤霉病的基因密码
- 燕子为什么要辛苦捕食昆虫,而不吃农作物?因为它演化得太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