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因县长被杀抓了70多名凶手,杨奇清调查凶手竟是县长侄子( 二 )


“是!”

杨奇清还是不大放心 , 进一步交代说:“碰上有人搜查 , 如果是少数人 , 就干掉它;碰到很多人 , 就想办法突围 。 如果万一被捕 , 一定要设法将信毁掉 , 带上火柴 , 来不及就吞掉!”
“是!”叶运高坚定地回答 。
看着叶运高离开 , 杨奇清万分担心 , 整个心一直提在嗓子里 。
此时的叶运高 , 一路直奔 , 躲过了所有的人 , 来到了第二梯队 , 将命令递给了邓发和王若飞同志之后 , 就坐在凳子上 , 起不来了 。
邓发急忙要叫一声 , 叶运高急忙将手一摆:“首长快看信 , 我歇歇就会好了!”
邓发急忙将信打开 , 只见上面写着:部队下半夜两点钟出发去割麦子 , 筹措粮食 。 你部接到命令之后 , 务必及时出发 , 在拂晓的时候抵达高巴西大约20里的阿西集合 。
命令发布人是林伯渠 , 邓发和王若飞等人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立即开始准备 。

叶运高
等叶运高回到杨奇清身边的时候 , 他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 。
等张国焘发现的时候 , 中央红军早已经走出几十里地了 。
抵达陕北之后 , 杨奇清调任红十五军团保卫局局长 , 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 他在三原云阳镇举办了大规模的保卫干部训练队 。 为保卫战线 , 培养了大量的骨干 。
1937年 , 杨奇清出任八路军锄奸部部长 , 主要工作是负责内部保卫和反叛徒、反奸细的斗争 。
1942年底 , 杨奇清又破获了一个驻扎在总部附近的一个女特务 , 并一举捕获了大量罪犯 , 破坏了敌人的阴谋 。
1943年6月 , 襄阳公安局汇报他们查获了一起特大内奸案 , 该县组织了一个以县秘书李金明为首的内奸团伙数十人 , 杀害了民主政府的县长 。 同时还汇报:正在进一步清查内奸 , 扩大战果 。
当听说有几十个内奸的时候 , 杨奇清就感觉不大真实 , 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 赶往了襄阳 。
到了襄阳之后 , 县公安局长并不在 , 他就一头扎进了档案中 。

在看了几份档案之后 , 杨奇清就有些生气了 , 这几十份案卷非常简单 , 除了姓名、年龄、性别、职务和简历有些差异之外 , 犯罪事实和定性却一模一样 , 都是据同党李金明招供 , 受敌特指派 , 充当内奸 。 既没有详细的审讯记录 , 也没有犯罪事实 , 更没有内奸的详细口供 , 只有在“罪犯供认”处有几个简单的指纹 。
杨奇清生气地说道:“案卷怎么写得这么简单?”
“供出的内奸太多 , 搞不赢哩!”档案员回答道 。
“最早是谁供出来的?”
“县长的秘书李金明 。 ”
“李金明是怎么招供的?他犯了什么罪?”
档案员说完从档案中拿出了一份案卷 , 递给了杨奇清:“都写在了这上面 。 ”
杨奇清打开一看 , 只见上面写道:李县长下乡是我走漏的消息 , 引来特务枪杀的 。 指纹所在印泥还像是强摁下的 , 或者是心情激愤之下使劲按的 。

其他都是简单粗略 , 根本没有详细的过程 , 只有最后一页犯人口供中记了一些同党的姓名……
杨奇清又翻看了其他的案卷 , 想要找出其中的联系 , 可是他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任何的关联 , 其中最重要的依据 , 就是一个供出一个两个 , 另一个则是再供出一个两个的 , 就是这样顺着供出来了几十个“内奸” 。
看到这里 , 杨奇清拍案而起 , 大怒道:“这不是明显的串供、逼供吗?怎么能这样搞呢?”
档案管理员见杨奇清脸色不是很好 , 连忙说道:“首长 , 我们的案卷整理简单了点 , 但是战争年代……”
“战争年代怎么啦?”
“战争年代一切都是风急火忙的 。 ”
“那也不能草菅人命呀!你看这些案卷 , 几十百把个字 , 就要将人定为内奸 , 置于死地 , 这怎么行呢?”

杨奇清非常严肃地说完之后 , 也知道这件事不能怪管理员 , 就说道:“当然 , 这不能全怪你 , 但也要把好关啊!不符合标准的案卷不能收 , 办案人员要重新整理!”
就在这个时候 , 县公安局刘局长从乡下赶了回来 , 见到杨奇清 , 扯开嗓门就喊道:“部长 , 您来的正好 , 咱在乡下又查出了30多个内奸 , 一追还有好几个打入了咱们分区首脑机关 , 这下正好上下一起动手 , 将奸细一网打尽 。 ”
杨奇清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 问道:“老刘 , 我这次来就是想了解一下你们查出那么多内奸的详情 , 特别是谋杀县长的案情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