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大的恒星有多大?体积是太阳的170亿倍,刷新我们的认知( 二 )



大、小麦哲伦星云是距离银河系比较近的星系 , 尽管没有银河系那么大 , 但是其中的天体也是十分丰富 , 比如R136a1 , 这是我们发现的质量最大的恒星 。
如果要单看大小的话 , R136a1的直径不过是太阳的30倍左右 , 但其质量却是太阳的两倍多倍 , 足以见得其密度之大 。 而除了这位蓝色的“胖子”之外 , 麦哲伦星云中还有一位更加惊人的“巨无霸” , 那就是WOHG64 , 它的大小简直能够更新我们的认知 。

一颗惊人的恒星对于这样的说法 , 只有将实际的数据摆出来才能够有足够的说服力 。 WOHG64是一颗位于大麦哲伦星系的恒星 , 分类是红特超巨星 , 因此从外表来看是一颗巨大的红色星球 。 它和地球的距离非常遥远 , 达到了16万光年左右 , 按照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是根本不可能达到它的身边的 。
和太阳这颗“光秃秃”的恒星不一样 , WOHG64的周围还有一圈“光环” , 和土星光环不一样的是 , 这并不是由小型天体组成的光环 , 而是气体和尘埃 。 在最初观测到这颗恒星的时候 , 科学家们就因为它的大小而惊讶不已 。

如果将外部的光环也包含在内 , 那么WOHG64的半径将达到太阳的2000倍 , 我们在和上文的巨大恒星进行对比之后就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夸张的数据了 。
WOHG64的体积可以算作是太阳的170亿倍 , 如果我们的恒星不是太阳而是WOHG64 , 那么地球也将不复存在 , 因为我们已经被这颗巨大的恒星所吞噬 , 并且还在更加靠近这颗恒星中心的位置 。 由此可见 , 宇宙对于我们来说还有着多少谜团 , 科学家们甚至还不能够确定这颗我们已经发现的最大恒星究竟在整个宇宙中处于什么地位 。

巨大恒星的终点尽管我们在习惯上仍然称呼这些天体为恒星 , 但它们既不“恒定”也不“恒久” , 位置在不断变化 , 寿命自然也在不断缩短 。 就拿太阳来说 , 它现在还处在主序星的阶段 , 也就是说还是一颗十分“年轻”的恒星 。
太阳已经在宇宙中燃烧了大约50亿年 , 而作为主序星的寿命还有大概50亿年 。 在这个阶段结束之后 , 太阳也并不会熄灭 , 而是会变成一颗红巨星 , 其体积将会向外膨胀 , 地球也最终难逃一劫 , 将被这颗膨胀的恒星吞噬 。 在红巨星的状态下 , 太阳将会继续燃烧自己的物质 , 直到下一个阶段 。

我们在宇宙中找到的那些巨大恒星 , 很多都是已经度过了主序星阶段 , 用着更加夸张的方式在燃烧 。 而其中的WOHG64更是特别明显 , 科学家们在过去认为其半径是太阳的2000倍 , 但现在已经缩小到了1500倍左右 , 因为它的物质正在逐渐散逸到宇宙空间中 。
如今 , WOHG64喷发出的物质已经达到了一光年那么厚 , 我们也更加难以观察到WOHG64本体的面貌了 。 不过根据科学家的测定 , WOHG64很有可能在2000年之后就走到行星演化阶段的末期 , 也就是超新星爆发 。

不同体积的恒星在超新星爆发之后也会有不同的结局 , 但像是WOHG64这么大的恒星 , 其下场恐怕只有一个 , 那就是变成黑洞 。
黑洞是宇宙中引力最大的天体 , 我们从视觉上并不能观测到它本身 , 但是却能够看到周围的物质被黑洞吸引的过程 。 等到那个时候 , WOHG64的恒星系也将不复存在 , 全部变成这个巨大黑洞的“食物” 。

人类对于恒星的探索人类对于恒星的寿命、演化越是了解 , 就越是明白我们在宇宙中的渺小 。 太阳终究会毁灭地球 , 但那是50亿年之后的事情 , 我们现在无需担心 。
比起太阳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 我们更害怕的是太阳超级耀斑的大爆发等等一系列剧烈的太阳活动 , 这对于我们现在的信息社会来说非常致命 。 因此 , 人类还需要在未来更加努力地研究科学技术 , 争取让各种设备变得更加“稳固” , 不用再受到太阳活动的威胁 。

除了对于本恒星系的研究以外 , 我们同时也在别的恒星系中寻找着另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 。
但即使是找到了这种类地行星 , 我们现在也无法马上进行实地考察 , 因为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也有大约4.22光年 , 但人类制造的飞行器至今都还没能够彻底飞出太阳系 。 “旅行者1号”是人类在数十年前就发射的飞船 , 但至今都还在太阳系边缘徘徊 , 我们对于宇宙的探索显然还任重道远 。

结语人类如果想要将自己的文明一直延续下去 , 显然不可能一直待在地球上 , 这里不管是面积、资源还是寿命 , 都最终无法满足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