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次事件 , 科学家普遍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 , 随后导致火山喷发等 。
总的来说 , 地球上的生物会因为气候极具变化 , 地质活动和行星撞地球等灭绝 。
而这些现象 , 如今的地球也在逐渐发生 。
第六次物种灭绝的原因科学家对可能造成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原因进行分析 , 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温度变化和错误的人类活动 , 而后者明显会加剧前者的变化 。
大量污染物排放
2022年1月 , 美国和法国的生物学家就在《生物学评论》中指出 , 人类是造成此次物种灭绝事件的罪魁祸首 。
我们知道 , 地球温度一旦升高 , 就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
人类在其中可“帮了不少忙” ,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 人类就开始使用各种化石燃料 , 从煤炭到石油 , 排放出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 。
大量的温室气体 , 就像一个玻璃罩一样 , 将地球圈禁起来 , 使得地球变成一个大型的桑拿房 。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和甲烷 , 是温室气体中破坏力最强的两位 , 在工业革命后 , 二者的排放速度和量都是肉眼可见的攀升 。
研究表明 , 在工业革命之前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恒定在280ppm左右 , 直到2019年 , 就已经增长到411.79ppm 。
科学家表示 , 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控制 , 那到2500年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突破2000ppm 。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会导致什么 , 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 , 都需要依靠氧气才能存活 , 尤其是人类 。
工业革命
一旦这一数据不断增长 , 就会导致大气和海洋中的氧气浓度不断下降 , 使得大量生物缺氧而死 。
在温室气体的作用下 , 地球温度不断上升 , 从19世纪-21世纪 , 地球温度就已经增长了0.5℃ , 并且预计到2100年 , 温度还会上升4℃ 。
这样的数字大家可能不以为然 , 但是当它落实到一部分地区时 , 就能感受到明显的变化 。
温度持续升高
世界上很多地区都在不断刷新高温记录 , 比如2021年 , 美国波特兰的气温就已经达到46.7℃ , 而我国在2022年6月 , 就有509个城市接近40℃高温 。
而温度升高最致命的就是导致地球冰川的融化 , 大量融水进入海洋不仅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 尘封冰下的细菌、病毒进入海洋 , 还会加剧地球的气候变化 。
在近几年来 , 地球上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多 , 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冰川融化和气温升高导致 。
冰川融化
比如在海洋上 , 有厄尔尼诺现象 , 在陆地上出现罕见暴雨、暴雪等 。
而随着冰川的融化 , 很多冻土层中的动物残骸和病菌等都裸露出来 , 一方面会加剧大气中的甲烷含量 。
另一方面也会使得病菌随着海洋在世界传播 , 导致各种流行病 。
【1.5多万名科学家联合声明,第六次大灭绝或在发生,这可能吗?】所有的这些结果 , 都会导致地球物种不断减少 , 实际上 , 物种大灭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由于我们深处其中 , 所以并没有多大的感受 。
动物残骸
但联合国早在几年前就发布报告 , 称世界上有1/8的物种面临灭绝威胁 , 如果人类不做出行动更会加剧灭绝速度 。
人类可以做什么为了拯救地球生物 , 我们除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 还需要对现存生物和环境进行保护 。
所谓的根源就是减少碳排放 ,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减少甚至逐渐放弃化石燃料 。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使用 , 并发展更多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 刻不容缓 。
风力发电
如今我们已经对此进行努力 , 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 , 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正在逐渐减少 , 并且预计会在2050年 , 减少至零 。
尽管到那时 , 地球温度还是会比在工业革命之前高1.5℃ , 但这已经是人类维持做出的巨大改变 。
除此之外 , 就是对现存的生物进行力所能及的保护 。
过去物种的减少不仅是因为环境变化、气温升高 , 还因为人类的大肆杀虐 。
几十年来 , 我们已经拯救了很多濒危动物 , 比如曾经被认为已经灭绝的朱鹮 , 如今数量已经增长到1500多只 。
圣鸟朱鹮
尽管在这样的保护下 , 平均每小时还有3个物种在消失 , 但是情况仍旧会比我们不闻不问的好 。
即便我们现在可能处于第六次大灭绝 , 有可以尽量延长物种存活的时间 。
推荐阅读
- 自然界最强“隔壁老王”,偷偷享受,让别人帮自己照顾后代
- 18个让人震撼的真实场景,那个轮胎是怎么套进树中间的?
- 葡萄牙研究:猴痘病毒或加速进化发现约50基因变异
- Abnova丨艾美捷EGFR FISH 探针解决方案
- 野生动物也会杂交,繁殖出的后代有多惨?动物杂交是否该被禁止?
- 为什么海马由雄性生育后代?动物界的“好爸爸”有哪些独特之处?
- 阴毛、腋毛和头发,人类在进化中为何保留了这几个部位的毛发?
- 青藏高原曾发现22万年前的小手印,清晰可见,到底谁留下的?
- 新的研究发现,在我们脸上交配的微型螨虫,可能很快就会与人类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