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重点( 三 )


4)重力沉降;5)静电吸附
第五章生物反应动力及过程分析
1、酶:生物酶分为六大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合成酶 。
2、代谢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 , gaden根据产物生产速率和细胞生长速率之间的关系 , 将其分成三种类型:
1)相关模型(伴随生长的产物形成模型):指产物的生成与细胞的生长相关的过程 , 此时产物通常是基质的分解代谢产物 , 代谢产物的生成与细胞的生长是同步的 。 (各高峰几乎同时出现 , 有平行总量关系 , 这些发酵的产物有菌体本身)
2)部分相关模型(不完全伴随生长的产物形成模型):反应产物的生成与细胞生长仅有间接关系 。 在细胞生长期内 , 基本无产物生成(菌体生长与细胞生成的两个主峰分别出现在两个期 , 在菌体生长期不合成或很少合成 , 产物生成期菌体生长率出现微弱回升 , 有柠檬酸发酵和氨基酸发酵等)
3)非相关模型(不伴随生长的产物形成模型):产物的生成与细胞的生长无直接联系 。 它的特点是当细胞处于生长阶段时 , 并无产物积累 , 而当细胞停止生长后 , 产物却大量生成 。 (菌体生长与产物合成形成不相关的两个阶段 , 第一期长菌 , 在产物合成期无菌体生长的回升现象 , 产品有抗生素、维生素、色素等次级代谢产物)


添加图片注释 , 不超过 140 字(可选)

3、Monod方程:在培养基无抑制剂的情况下 , 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与限制性基质浓度之间的关系


添加图片注释 , 不超过 140 字(可选)

● 几个概念:1、比生产速率μ是菌体繁殖速率与培养基中菌体浓度之比μ=(dx/dt)/x;单位为1/h , 其中X--菌体浓度单位为g/L 。 对数期为常数;  2、基质比消耗速率qs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菌体消耗基质的量(ds/dt)/x;单位为1/h , 其中S—底物浓度单位为g/L;  3、产物生产比速率qp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发酵液生产产物的量(dp/dt/dv) 。 X为菌体浓度 , u为比生长速率;4、得率系数:表示消耗单位营养物所生产的细胞或产物数量 。 其包括生长得率系数和产物得率系数:1)生长得率系数Yx/S、Yx/O2、Yx/Kcal分别表示消耗每克营养物、每摩尔氧和每千卡能量所生产的细胞数;2)产物得率系数Yp/S、YCO2/S、YATP/S、YCO2/O2表示消耗每克营养物(S)或每摩尔氧(O2)生产的产物(P)或ATP和CO2的克数 。 5、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连续发酵:1)分批发酵:是一种准封闭式系统 , 是指一次性投料、接种直到发酵结束 , 此过程中发酵液始终留在发酵罐内 , 所有液体的流量为零 。 图:
说明:1)延迟期:细胞浓度无明显变化;2)对数期:细胞浓度随时间呈指数生长;3)减速期:细胞的生长速率开始减慢;4)静止期:细胞浓度不再增加 , 为最大值;5)衰亡期:细胞开始死亡 , 细胞生长速率为负值 。 2)补料分批发酵:指在分批发酵过程中补充培养基 , 而不从发酵体系中排出发酵液 , 使发酵液体积随着发酵时间逐渐增加 。 3)连续发酵: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 , 同时以相同速度流出培养液 , 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 , 使微生物细胞能在近似恒定状态下生长的微生物培养方式 。 稀释速率D:等于培养液在罐中平均停留时间的倒数 , 在稳定状态下 , 细胞的比生长速率等于稀释速率 。 D=F/V=u6、单级连续发酵:反应器中的培养基接种后 , 通常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分批培养 , 待细胞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 , 以恒定的流量F将新鲜培养基送入培养基 , 同时用泵将反应器中的培养液以同样的流量抽出 , 于是反应器中的培养液体积V保持不变 。 7、多级连续培养:将多个搅拌罐反应器串联起来 , 前一反应器的出料作为后一反应器的进料 , 即成为多级连续培养系统 。
第六章发酵工业中氧的供需1、呼吸强度:单位质量干菌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吸取的氧量 , 以Qo2表示 。 2、摄氧率(好氧速率):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 , 以γ表示 。 3、氧的传递过程:1)供氧(空气中氧---气膜---气液界面---液膜---液体主流中) 2)耗氧(液体主流---液膜---菌丝丛---细胞膜---细胞内)4、氧的传递阻力:1)供氧阻力:① 氧从气相主体扩散到气—液界面的阻力;② 通过气—液界面的阻力;③ 通过细胞外侧的滞流液膜 , 达到液相主体的阻力;④ 液相主体中的传递阻力2)秏氧阻力:⑤ 通过细胞或细胞团外的滞流液膜 , 到达细胞团与液体界面的阻力;⑥ 通过液体与细胞团之间界面的阻力;⑦ 细胞团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介质中的扩散阻力;⑧ 进入细胞的阻力;⑨ 细胞内反应阻力 。 注:供氧方面的主要阻力是气膜和液膜阻力;耗氧方面的阻力主要是细胞团与细胞膜阻力引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