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沿着小巷慢行着 , 偶然间闯入了当地民居 。 那里 , 一切都是极安静的 。 除了偶尔的嬉笑声与谈笑声外 。 愈探愈深 , 步行于民屋间就仿佛步行于陶潜笔下的世外桃源 , 烦心事都烟消云散了 。 门阶前坐着几位鹤发童颜的老人 , 小巷中几个女孩嬉闹着 , 屋檐上的小鸟唧唧喳喳地跳上跳下……
淀山湖 , 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泊 , 面积达62平方公里 , 湖东区大部分在朱家角境区 , 有11个杭州西湖大 。 据介绍 , 乘艇游湖 , 茫茫水天一色 , 湖区芦苇轻摇 , 惊起野鸭水鸟 , 顿觉远离尘嚣 , 心旷神怡 。 因没列入这一参观内容 , 自然没能亲身感受 , 但看同行中有拍下古镇远景的照片 , 确实在水一方 。
古镇上有一王昶纪念馆 , 能为其建纪念馆一定是非常之人 , 本人才疏学浅 , 之前从未听说过这一名字 , 查资料 , 历史有名的王昶有两人 , 一是武将 , 一是文人 , 此王昶并非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领王昶 , 而是清代著名学者 。
王昶 , 字德甫 , 号述庵 , 又号兰泉 , 朱家角镇人 , 清代著名学者 。 幼年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 博学善文 , 家境清寒 , 写《固穷赋》以自励 。 乾隆十九年进士 , 二十二年皇帝南巡 , 召试第一 , 授内阁中书 , 入直军机处 。 数次起落后入京师任刑部右侍郎 。 70岁时 , 获准辞职回乡养老 , 筑“春融堂”于朱家角 , 此纪念馆想必是王昶老宅所在 。
在王昶纪念馆不远处的一条弄堂里 , 有一大清邮局 , 门口说明上写着:大清邮局始建于清同治年间 , 是清代上海地区十三家主要的通邮站之一 , 经历了民营的信局、外国邮局、文报局、海关邮政、大清邮局等不同阶段 , 是目前华东地区唯一留存的清朝邮局遗址 。 我们穿梭在小巷子里 , 越走越深 , 肚子也开始叫了 ,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旅游家所说:“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民俗 , 得从这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入手 。 ”我找到了这个地方有名的小吃--扎肉 , 顾名思义 。 也就是用荷叶扎起来的肉 。 我一下子吃了N多个 , 瞬间充满了力气 , 有足够的能量继续前进 。
我们边走边看 , 一路上有好多的店铺 , 卖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和纪念品 , 有的卖暖手套 , 有点的卖麦芽糖 , 有的卖铁丝车……看得我眼花缭乱 。
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 , 夕阳西下 , 那白墙黑瓦的朱家角房子显得格外显眼 。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朱家角 , 我一定不会忘记这美丽的古镇 。
朱家角作为集市形成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 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 , 它因水运方便而兴起 , 因公路发展而衰落 , 如今因旅游业而重新焕发青春 。 古镇不仅有寺庙、大户人家的厅堂、园林建筑等古迹 , 也有藏书楼、邮局等文化遗存 , 虽因年代变迁古迹早已失去原始模样 , 但能保持至今已属不易 。
淀山湖的水系在朱家角已流淌了上千年 , 古镇的二十六弄也不知形成于哪年哪月 , 可以肯定的是当年劳作的先人们 , 决不是我们现在这般模样 , 是他们的辛勤劳动一代代地流传下来 , 成就了今天的繁荣 。 我们应该感恩于他们 , 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壮丽河山 。
推荐阅读
- 古镇|杭州,拥有天堂美景的地方,适宜人居住和游玩。
- 上海市|上海又一座高消费景区走红,门票高达120元,可游客依旧繁多
- 三亚|4万人的长沙乡镇,拥有两个公园,风景很美宛如景区
- 古镇|广东又一人造景区走红,斥资6亿打造却不收门票,被誉为良心景区
- 杭州|湖北一5A级景区,地跨三省交界处,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
- 广东省|深藏于广东东部的千年古镇——曾是商贸重镇,船只来往络绎不绝
- 自驾|17℃自驾游线,串起建德山水画廊
- 古镇|杭州古韵地、千年古城墙,来梅城古镇开启一场穿越寻梦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