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人类喜欢干预外部世界 , 那么好奇心与严重性之间的界限在哪里?这一界限或许不仅依赖于轨道动力学的影响范围 , 而且依赖于由谁来决策行星防卫计划 。
三位专家都表示 , 尽管最坏的结果或许是毁坏一片区域并对全球产生影响 , 但是 , 仅有一部份国家拥有探测太空、实施行星防卫任务的能力 。 一般来说 , 行星防卫计划中的主要挑战在于 , 如何确保非航天国家拥有对行星威胁事件的话语权 。
“特定团体中的特定人群在决策如何干预这一最自然但最不具有社会性的空间 , 即外太空 。 ”奥尔森说到 。 “这些群体在促进包容性协商 , 实现全人类防卫和保护方面具有哪些责任?”
图片:欧洲太空局的赫拉探测器正在探测DART留下的陨石坑
DART任务是一项国际合作项目 , 这一任务初期源于美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的长达数年的讨论 。 两个机构初步探讨了一个合作任务 , DART任务将最终发射一个由意大利提供的立方卫星 , 以及欧洲航天局的赫拉探测器 , 这一探测器将于十年后评估此次任务的残骸 。
不过这一任务或许已在雷达监测下进行 , 即使是在那些有机构参与的国家中 。 “大多数公众 , 无论是美国民众还是其他国家的民众 , 都不太关心这一任务 。 ”特雷韦努表示 。 “没有人站出来问问大家对这一任务的观点 。 ”
特雷韦努以及她的同事担心 , 由于缺乏公众参与 , 这一任务将导致与过去相似的情况 , 即位高权重的人替其他人做决策 , 从而继续呈现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及军事主义 。 “这一计划令我十分感兴趣的是民族救世主的叙事 , 这是一个关于拯救世界的帝国主义叙事 。 ”阿姆斯特朗说 。
当然 , 行星防卫技术——正如其他发达技术——也有可能得到滥用 。 “能够用来移动某物的类似技术都有可能演变为武器 。 ”奥尔森表示 。
比如 , 扭转行星防卫系统 。 特雷韦努提出一个噩梦般的场景 , 即某一团体具备了控制小行星的能力 , 并将其笼罩于其他社区上空 。 “我讨厌成为一个否定者 , 扫兴的人 , 但是 , 我必须说‘好吧 , 我们只是尝试移动太阳系中的某一事物 , 以便了解一下我们是否可以做到’ , 那么何时是终点?这会产生何种影响?”特雷韦努说到 。
DART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任务 , 它的目标是选定的 , 因为科学家无法知道DART任务的轨迹是否和行星撞击地球的轨迹一致 。 对于现实中的行星防卫任务而言 , 如果出现任何错误 , 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 它将会把一次自然灾害转变为一个社会灾难 ,而非阻止某一事件发生 , 奥尔森表示 。
奥尔森说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而当前不能出错的实施步骤仅仅是为了抵达下一步 。 ”
威胁之一
或许 , 当前呼声最大的担心可以总结为 , 政府、议会以及公众将何种灾难置于首位 。 无论未来结果如何 , 或许都需要对DART任务框架和拓展计划开展一次评估 , 以判断当前还未形成的全球性威胁 。
“围绕这一项目的很多言论都是关于这是地球可能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阿姆斯特朗说 , 并比较了行星防卫战略的决策与美国及其它国家解决气候危机时的挣扎 。
3.3亿美元的投入使得DART任务几乎成了预算破坏者 。 美国航天局地球科学分支的年度预算约2亿美元 。 但是这一部门的对外言论是监控一个持续变化的行星 , 改变人们的生活 , 并为决策提供非正式决策的知识 。 偏转小行星来保护地球仍然距离我们很远 , 即使是生物学家说 , 1/6的生物正在逐渐灭绝 , 需要人们携手行动等 。
“我很好奇 , 美国希望发现并解决哪一类问题或者说 , 美国航天局希望解决哪些问题 , ”阿姆斯特朗说到 。 “像写小说似的 , 你是在尝试移动整个行星 , 而不是尝试发明类似的技术创新以解决一个现实问题 。 ”
像电影一样的恐龙灭绝场景是古生物学家根据化石记录提出的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 。 尽管行星撞击是导致其他生物灭绝的潜在因素 , 但是 , 陨石当然不能对这些颠覆性的毁灭事件负责 。
即使涉及小行星 , 行星撞击也仅仅是一个导火索 。 行星撞击事件中的毁灭性因素并不是陨石本身:撞击后随之而来的极端气候的快速变化更加具有毁灭性 。 而气候突变可以在未发生行星撞击的情况下发生 , 而我们人类早已从第一手资料获知 。
BY: Meghan Bartels
FY: 秋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 , 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推荐阅读
- 天玑8100+2K屏幕+IMX766摄像头,聊聊搭载天玑8100的八款手机
- 远古人类都吃些什么?揭开史前人类的饮食密码!
- 天玑9000影像旗舰上市一个月还卖断货,RedmiK50Pro降至新低价
- 男子仗着有钱当街杀人,受审时极嚣张,富二代:不就开枪整个人吗
- 2022年神U,1699元起的手机,你会选哪个
- IQOO 10在路上了,骁龙8+处理器,或采用屏下摄像头,很期待!
- 国产机里也有高端,这三款很难挑出毛病,还比苹果便宜
- 科学家在沿海海床下发现蔗糖堆,并表示:一旦分解,后果很严重
- 骁龙8+Gen1处理器潜能全释放!9款手机率先搭载,火龙终被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