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列尺放大到1:10万光年时 , 银河系占据了整张图片 , 我们能清楚看到它的旋臂 , 以及光环 。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银河系 , 直径大约10万光年 。
如果继续放大 , 比例来到1:1万光年 , 我们看见整个图片上密密麻麻全部是点 , 它们就是银河系里面的恒星 。
银河系
我们的太阳系 , 就是这密密麻麻中的一员 , 想要找到它犹如大海捞针 。
这个时候需要加大放大的倍数 , 才能更快地找到太阳系 。
我们可以直接把比例调到1:1000亿公里 , 能够看到 , 太阳系的轮廓已经出现 , 这个时候的太阳系与1:100万光年时候的银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
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位置
当比例扩大到1:100亿公里后 , 能看到整个太阳系的全境 , 八大行星、小行星、柯伊伯带等 , 都将出现在照片中 。
比例来到1:1亿公里的时候 , 地球出现在了照片里 , 如果在继续放大 , 我们能看见地球上的地貌景光 , 甚至是上面的人 。
看到这里 , 我们可以再看另一种图——生命放大图 。
太阳系中的恒星与行星关系
宇宙与生命我们以人为例 , 在一张照片里站着一个人 , 当把照片放大10倍以后 , 我们能看见人的局部 。
继续放大 , 直到一块皮肤挤满了整个画面 。
再继续放大 , 我们可以看清皮肤上的脉络、褶皱、沟壑等等 。
接着再放大我们能看见表皮细胞、角质层 。 之后再放大就是细胞结构 , 然后细胞核、线粒体 , 最后是分子 , 在最后是原子 。
指纹放大
有没有觉得细思极恐?宇宙的结构 , 竟然和生命的结构如出一辙 。
如果把宇宙比喻成一个生命体 , 那么各大超星系就是器官 , 银河系就是构成器官的细胞群 。
太阳系是一个单独的细胞 , 地球只不过是这个细胞的一部分 , 不是细胞核 , 细胞核是太阳 , 地球应该算作线粒体 。
那我们人 , 就是构成线粒体的DNA 。
这么来看 , 所有宇宙中的事物 , 都必须遵守由小到大的构成顺序 。
显微镜下的细胞
首先有了原子 , 才组成了宇宙中的各种分子 , 比如各种气体 , 它们形成了星云 。
星云中的气体、尘埃、原子们继续聚合 , 形成了早期的天体 。
之后天体们结合在一起成为了最早的恒星系 , 星系再组成了银河系 。
银河系由于周围的银河系组成了超星系 , 最后超星系们组成了宇宙 。
换算成生命的历程就是 , 一开始是高分子有机物们在海底火山热泉口聚合 , 一部分有机物决定组合起来 , 于是形成最初的生命形态 。
宇宙中的星云
生命形态进一步聚合 , 形成了细胞结构 , 诞生了最早的真核细胞 。
只不过这个时候都是单细胞生物 , 类似于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天体 。
某一天 , 真核细胞聚合起来形成了多细胞生物 , 最后形成了不同种类的细胞 , 生命的形态也越来越多样 。
甚至出现了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病毒界六大门派 。 旗下有可以分为众多小门派 。
生命的历程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就是宇宙形成的复刻 。
生物都有的DNA
人类与宇宙由此可见 , 人类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种物质 , 一种有机物质 , 我们对于宇宙来说实在是太过于渺小 。
让我们再把问题回到最初的起点:宇宙是否有边界?
这个问题就好比 , 人体内的线粒体 , 想要离开人体 , 于是在细胞内不断寻找人体的边界 。
人的体型是有限的 , 当然存在边界 , 可问题是 , 线粒体的物质能否离开人体?
或者 , 一个人的线粒体DNA , 进入另一个生物的体内 , 它还能继续存活吗?
线粒体DNA
细想一下非常恐怖 , 我们总说要离开地球实现星际移民 , 那么我们如何突破地球对我们的束缚?
人类去往别的星球生活 , 就好比线粒体DNA离开人体 , 去往别的生物 。
这个生物还未必是动物 , 可能是植物、甚至是原核生物 , 有些生物根本不需要线粒体 。
上个世纪80年代 , 科学家在沙漠中建立了一个“生物圈2号” , 企图模拟出地球的生态 , 结果以失败告终 。
实验告诉了人类 , 地球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存在 , 地球可以没有人类 , 但人类不能没有地球 。
人类离不开地球
所以 , 宇宙的边界 , 真的这么重要吗?
推荐阅读
- 科学家发现最小、最近的黑洞,仅1500光年远,对我们会有影响吗?
- 宇宙中存在直径达到1光年的星球吗?
- 太阳系是个牢笼,人类或永远无法走出去?旅行者1号在白费力气
- 7500万光年处的星球,忽然消失在宇宙中,它为什么会凭空消失?
- 每秒360公里,地球在宇宙中高速运动,为什么我们毫无感觉呢?
- 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相隔254万光年,它们之间是空无的吗?
- 液碳氢超过地球总和,为什么认为泰坦卫星可能是人类第二家园?
- 吃得最快的黑洞被发现,吃掉地球只需一秒,比整个银河系亮7000倍
- 黑洞吞进去的恒星和光都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