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称指的是物理学的一种对称 , 它区别于我们生活中的对称关系 , 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
杨振宁和李政道最初在研究K介子 , 在实验的过程中 , 他们发现了θ粒子和τ粒子 , 正是这两个粒子让他们有机会对宇称守恒提出质疑 。
在一般情况下 , 两个粒子的运动规律是完全一致的 , 然
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宇称在强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中守恒 , 但在弱相互作用中也许不守恒” , 同时他们发现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的实验 , 验证过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问题 。
物理学家吴健雄1956年做了一项实验
从发表论文到获得诺贝尔奖 , 仅有一年的时间 , 获奖速度这么快一直以来也是很少见的 ,
【杨振宁因为什么获诺贝尔奖?只因发现“镜子中的你和现实不同”】如果将两个粒子比作是在照镜子 , 镜子里面和外面是有差异的 。
他们的发现并不是为了证明镜子里的世界 , 而是在研究物理问题的时候 , 此问题也有了答案 , 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 科研的世界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
眼见不一定为实
镜子之所以成像 , 是因为光线经过镜面的反正形成的 , 反射的光线再经过视网膜有了画面 , 再通过视觉神经呈现最终的结果 。
事实证明 , 眼见不一定为实 , 这句话也有它的道理 。 我们所看见的东西 , 需要先经过眼睛收集信息 , 视觉神经将其传入视觉中枢进行处理 , 方能呈现出图像 。
大脑在处理的过程中 , 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一些东西 , 这就造成了我们记忆的盲点 。 而宇称不守恒定律得提出 , 就解释了镜子中的现象 。
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对称和镜像 , 镜子中的你和现实中的你就是不同的 。 通过用镜子解释这一科学理论 , 人们可以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
世界就是由不对称、不规律的东西组成的 , 这些各种各样的漏洞才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精彩纷呈 , 充满乐趣 。
这些不完美的东西 , 让科学研究充满生机和意义 。 人类进化过程中 , 也有不同的基因 , 也许正是那1%的差异 , 才让生命在宏观的世界中相似 , 在微观的世界中又各有不同 。
推荐阅读
- 临近地球!两个星系相碰,两个巨大黑洞相融!
- 沉睡了50万年!几十座火山堆里出现异象,最活跃那个恰处我国境内
- 病毒根本不是生命体?那究竟是什么驱动它们发生变异的?
- 天文学家发现最“懒惰”的黑洞
- 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是怎么失踪的?到底有什么秘密?
- 距离人类最为遥远的尼莫点,是动物的天堂吗
- 科学家发现最小、最近的黑洞,仅1500光年远,对我们会有影响吗?
- 切尔诺贝利事故过去35年了,封起来的反应堆,近期又开始“工作”
- 人类进化史上这13万年究竟被谁抹去了?为什么人类祖先“凭空蒸发”了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