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航天员除此之外还需要接受额外的妇科检查 , 并且未婚、正在怀孕或者经历过剖腹产的女性不能入选 。 因为虽然在太空生活和正常生活差别不大 , 但失重所带来的影响依然不可小觑 , 对于女性来说 , 很有可能去一趟太空 , 四五年、乃至七八年都会无法生育 。
所以 , 考虑到不能剥夺年轻女性想当母亲的权利 , 女航天员通常只从已婚妈妈当中挑选 ,
接下来还要进行智力 , 注意力 , 协调能力等心理测试 , 还有耐力 , 爆发力等体能测试 。 还有一项“特殊环境因素耐力选拔” , 这是一项宇航员特有的测试 , 包括低压缺氧耐力 , 超重耐力 , 下体负压耐力 , 振动和噪音耐力等 。
我国女性航天员王亚平曾经说过:“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的到来而改变 , 也不会因为航天员是女性而降低门槛 。 ” , 所以女性想要上太空 , 就要和男性经过基本相同的训练 。
中国宇航员王亚平
比如说 , 因为目前人还无法很好地克服失重或者微重力给人带来的不便 , 太空舱外航天服与太空环境存在40千帕的压差 , 在太空做“行走 ”这个动作时 , 需要克服相当大的内外压差才能实现 , 非常消耗体力 , 也需要做这个动作的人拥有一定力量 。
太空行走
力量方面 , 比如水下出舱训练 , 需要穿着200公斤的水下训练服 , 训练六七个小时不间断 , 并且不能上厕所 , 不能吃东西 , 也不能喝水 。 只是这一种水下出舱训练 , 就要进行几十次 。 男女有别 , 女性在力量 , 耐力方面不如男性 , 自然这一类的训练对她们来说更加艰难 。
水下舱训练
其他的还有比如离心机训练 , 转椅训练 , 失重训练等 。 都是非常艰苦 , 困难的训练 , 每个宇航员上太空之前 , 都需要经历这些训练 。
离心机训练
其实 , 女性比男性更适合长期太空生活?目前 , 世界所有的宇航员当中 , 女性约占11% 。 大多数女性飞行员都是任务专家 , 也就是航天飞行工程师 。
大量理论和实践表明 , 女宇航员感觉更敏锐 , 心思细腻 , 考虑问题全面 。
而且在微重力的条件下 , 女航天员的雌激素水平和镁的代谢能力优于男宇航员 , 并且体内铁含量低 , 不容易出现铁中毒 , 血栓 , 心律紊乱等等问题 , 更适合长期在太空执行任务 。
并且相对来说 , 女宇航员也具有舱外太空行走的优势 , 因为整体身材更小巧灵活 , 更容易控制身体 , 完成更细腻的工作 。
女航天员也会给航组带来活力 , 男女一起工作可以让双方配合更加顺畅 , 除此之外 , 女性去太空更有利于医学方面的研究开展 , 有利于空间生命科学的完善 。
“她们”创下的航空纪录世界第一位航天飞机女机长是美国的艾琳·柯林斯 。 柯林斯先后4次执行太空任务 , 2005年她驾驶航天飞机飞临国际空间站 , 实现全球第一次航天飞机360度后空翻 , 挽救了因“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而遭受打击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声誉乃至命运 。
艾琳 柯林斯
国际空间站第一位女站长是美国的佩吉·惠特森 , 她保持着女子太空行走10次的世界纪录 , 累计60小时21分 。 不仅如此 , 她还是全球累计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 达到665天17小时22分 。
佩吉 惠特森
太空最强运动健则是美国女航天员苏尼塔·威廉姆斯 。 她第一个在国际空间站内跑马拉松、完成铁人三项运动 。
苏尼塔 威廉姆斯
单次舱外活动时长8小时56分的世界纪录 , 由美国女航天员苏珊·赫尔姆斯与一位男航天员于2001年3月11日完成
太空连续逗留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为328天 , 由美国女航天员克里斯蒂娜·科赫于2020年创造 。
克里斯蒂娜 科赫
首位进入太空的亚洲女航天员是日本的向井千秋 , 她于1994年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 。
向井千秋
这些优秀的女宇航员们 , 为了全人类的空间医学事业 , 为了自己的祖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 , 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 牺牲 , 是会有的 。
也许是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 , 患癌症 , 无法生育 。
也许是没有自己的时间 , 这辈子都在为航空航天事业奋斗 , 没有自己的一点娱乐 。
也许是亲情友情的疏离 , 没有多少时间陪伴自己的亲人 , 甚至连陪伴自己暮年的父母都做不到 。
推荐阅读
- 70岁李立群隔离2月后返台,称不舍内地显低落,31岁女儿身边陪同
- 全球变暖或不只是人类造成的?科学家发现:蚂蚁也有责任!
- 2015年,四川帅小伙参军尿检呈阳性,小伙子:我吃了一碗牛肉面
- 中国神童成哈佛最年轻正教授,又宣布加入美国国籍,他研究什么?
- 十万年的进化,人类免疫系统已达巅峰,却仍需面对这些考验
- 北京一核酸检验公司,4人被捕,利益熏心发国难财!那么之前上海有问题吗
- 首个国产mRNA疫苗即将问世,我国新冠清零有望实现?
- 世界首例:人类被猫传染上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