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zu|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李书福黄章双手紧抱

吉利与魅族的联手 , 会成为智能手机市场新变量吗?智东西7月4日消息 , 刚刚 , 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今天上午 , 吉利旗下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纪时代)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魅族科技)在杭州联合举行战略投资签约仪式 , 正式宣布星纪时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权 , 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 。
访问购买页面:
魅族自营旗舰店

Meizu|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李书福黄章双手紧抱
文章图片


今天 , 距离2021年9月28日 , 吉利第一次官宣要做手机 , 过去了279天 。
在此次签约仪式上 , 我们能看到星纪时代董事长李书福、魅族科技创始人黄章、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星纪时代副董事长、魅族科技董事长沈子瑜等双方高管 。星纪时代CEO王勇与魅族科技CEO黄质潘代表双方进行了签约 。
Meizu|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李书福黄章双手紧抱
文章图片


从合作双方公布的照片看 , 极少露面的魅族科技创始人黄章和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参与了签约仪式 , 现场双手紧紧抱在一起 。
Meizu|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李书福黄章双手紧抱
文章图片

▲左:星纪时代董事长李书福 , 右:魅族科技创始人黄章
2003年 , 黄章创办魅族科技 , 从MP3崛起 , 到成为最早的国产智能手机品牌之一 , 黄章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绝对元老级的人物之一 , 20年后 , 现在将魅族科技的控制权转交给吉利控股 , 也代表着魅族黄章时代的结束 , 再见J.Wong 。
在签约仪式上 , 李书福称 , 消费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生态融合势在必行 。吉利通过布局手机业务 , 实现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融合 , 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 。
黄章在签约仪式上提到 , 过去20多年魅族科技坚守极致工匠精神 , 保持对产品的执着追求 , 魅族科技会和星纪时代紧密协作 , 打造更好的产品 。
根据官方信息 , 在此次吉利的战略投资后 , 魅族科技会作为独立品牌继续保持运营 。黄章会作为魅族科技产品战略顾问 , 而魅族科技高层管理团队将保持稳定 。官方信息提到 , 收购完成后 , 魅族会得到更多产业链和生态资源的支持 。
值得一提的是 , 星纪时代不仅要做智能手机 , 还会做XR产品、可穿戴智能终端产品 , 并完善生态建设 , 连接技术、XR以及AI技术等领域将会成为星纪时代重点投入的领域 。
吉利做手机的深层逻辑是什么 , 为什么选择了魅族?而此次的收购对于吉利和魅族双方意味着什么 , 我们尝试从产业和技术的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 。
有一点很明确 , 智能手机行业 , 的确已经迎来了新的变量 。
本文福利:吉利收购魅族 , 集团加大前瞻科技领域投入 , 跨界布局手机 , 进一步推动跨界融合 。推荐精品报告《让世界充满吉利 , 变革4.0时代来临》 , 可在公众号聊天栏回复关键词【智东西228】获取 。
01.
敲定只用4个月 , 吉利魅族“不谋而合”
星纪时代副董事长、魅族科技董事长沈子瑜在开场首先讲述了此次收购背后的一些细节 。
Meizu|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李书福黄章双手紧抱
文章图片

▲星纪时代副董事长、魅族科技董事长沈子瑜
沈子瑜提到 , 其实星纪时代整个项目启动是在去年7月份 , 而星纪时代和魅族从谈判到最终签约 , 总共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 , 沈子瑜称双方是“不谋而合、惺惺相惜” 。
目前星纪时代已经在武汉注册成立公司 , 并在上海成立了研发部门 , 此外星纪时代已经有各路行业大咖以及优秀研发人员加入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 星纪时代CEO王勇为前中兴通讯副总裁 。
沈子瑜特别提到 , 选择与魅族科技联手 , 一方面也是因为 , 李书福本人认为吉利在消费电子赛道是个后来者 , 需要怀着敬畏的心态入局 。
值得注意的是 , 沈子瑜说 , 星纪时代将会重点发力高端智能手机市场 , 与魅族“没有冲突” 。但此前魅族的数字系列旗舰定位高端旗舰手机 ,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猜想 , 魅族后续将逐渐降低高端旗舰机产品线比重?
02.
一头杀入手机红海市场 , 吉利到底要做什么?
吉利为什么要杀入已经是一片红海的手机市场 , 可能是很多人都“不太理解”的 。
王勇在发布会上说 , 手机是一种“海鲜产品” , 市场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需求 , 这也是星纪时代的机会所在 。
根据吉利官方消息 , 在吉利看来 , 目前消费者已经铺遍离不开手机 , 而高端智能手机发展前景仍然可期 。
李书福此前提到 , 定位高端手机 , 能够发挥吉利和沃尔沃生态圈在设计、研发、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链管理等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正在建设的时空道宇低轨卫星网等全球化布局优势 。
当然 , 吉利现在重点的汽车业务 , 也可以与手机业务形成比较好的协同 , 比如在软件层面 , 吉利认为这两者可以相互赋能 。
李书福说:“手机是电子产品市场验证及软件创新的应用载体 , 既能让用户尽快分享创新成果 , 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 , 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 。”
这样看来 , 李书福做手机 , 的确是要跟他的汽车业务形成很强的联动 , 尤其是汽车都在向智能化转型 , 手机与车机的协同互联也成了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
另外 , 手机可以跟吉利布局的卫星互联网进行联动 , 李书福是想用跨界来打造更强的用户生态链 , 当然 , 这种联动体验能否做好 , 也是摆在李书福面前的一道难题 。
近年来 , 吉利一直在加快科技版图拓展的速度 。
随着去年吉利全国首个商业化卫星工厂首星下线 , 吉利的商业航天业务已经覆盖了卫星设计研发、制造、运维服务等产业链 。
Meizu|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李书福黄章双手紧抱
文章图片

▲吉利卫星下线
业内都知道 , 李书福有着对标马斯克的心 , 在卫星互联网的建设上 , 也在加快追赶的脚步 。
李书福现在有了汽车、有了卫星 , 如果他的手机梦也能快速实现 , 那么李书福的科技布局就会更全面 。
吉利称 , 他们后续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的出行生态 , 简单来说 , 从地上跑的汽车到天上飞的飞行汽车 , 再到卫星研发、制造、应用 , 都做 , 从而打造一个立体的出行生态圈 。
03.
做手机 , 吉利现在的底气是什么?
整体来看 , 吉利做手机 , 目前初期选择的方式还是相对“稳妥”的 。吉利没有选择“从零起步” , 而是与“老将”魅族联手 。
魅族手机虽然在销量上“势微” , 但魅族手机在核心的硬件、软件技术以及供应链层面 , 有着近20年的积累 。可以说 , 完成对魅族的收购 , 让吉利做手机的“起跑线”更加靠前 。
也就是说 , 吉利不再是手机行业纯粹的“新人”了 。
在软件层面 , 今年3月 , 魅族官方发布微博称 , 他们已经在做面向车机的车载系统Flyme for Car 。魅族已经为更快接轨吉利的汽车业务提前做了准备 。
Meizu|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李书福黄章双手紧抱
文章图片


近来有业内消息称 , 有手机领域的“知名前大厂”未来会有产品采用HarmonyOS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鸿蒙操作系统 。
评论区网友一致认为 , 这个“知名前大厂”大概率会是魅族 。
如果后续魅族进一步加深与鸿蒙系统的合作 , 吉利手机在软件层面 , 以及车机互联层面的能力还会进一步提升 。
04.
手机行业“严冬之下” , 还选了“高端机”这块硬骨头啃
虽然理想很丰满 , 但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入局智能手机市场 , 吉利可能选择了一个“困难模式开局” 。
根据Canalys数据 , 2022年一季度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 , 降幅已经看齐疫情刚刚爆发时的2020年一季度 , 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更是同比下降了18% , 降幅远超大盘 。
Meizu|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李书福黄章双手紧抱
文章图片

▲2022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 来源:Canalys
根据CINNO数据 , 5月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接近20% , 创下了七年以来的最差5月销量 。
Meizu|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李书福黄章双手紧抱
文章图片

▲中国5月智能手机市场销量 , 来源:CINNO
从市场格局上来看 , 三星、苹果、小米、OPPO、vivo吃下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份额的72% , 目前荣耀已经拿下了国内销量第一 , 全面发力全球市场 , 如果将荣耀未来市场份额暂且按照小米等量来计算 , 那么留给“Others”的市场份额将仅剩下15% 。
就是这15% , 还有华为、Realme、联想、中兴等诸多厂商抢食 。
吉利说 , 他们要做高端手机 。但实际上 , 高端市场一直是国内Android手机厂商难以突破的瓶颈 。全球高端手机市场几乎完全被苹果和三星两大巨头把持 。
做高端 , 拼的更多是品牌力 , 而这恰恰是新生的吉利手机的薄弱环节 。
就从智能手机产品本身来看 ,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 , 不论是芯片、屏幕、拍照、充电还是操作系统 , 都已经发展较为成熟 , 目前厂商们的各类小幅技术迭代 , 难以给消费者实际体验带来显著革新 。
“创新乏力”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 , 而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已经接近36个月 , 约为三年 。
此外 , 对于刚刚入局的吉利来说 , 其手机初期出货量无法与传统手机厂商相比 , 在供应链方面的话语权会相对势弱 , 如何保障充足稳定的零部件、拿到优势价格 , 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
同时 , 手机是快消品 , 其更新换代非常快 , 库存压力也会非常大 , 一个产品策略预判失误 , 可能就会造成满盘皆输 , 错过一个关键点 , 厂商面对的可能就是生与死的不同结果 。
家电巨头格力从2015年就入局了智能手机市场 , 但七年过去了 , 销量层面依旧是“无人问津”的状态 。能够在家电行业做到龙头的格力 , 想玩转手机 , 也并不容易 。
对于吉利来说 , 做手机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
05.
“小而美时代”落幕后 , 魅族完成“活下去”的目标
如果说吉利是在重金押宝未来 , 那么魅族则通过此次收购 , 完成了“活下去”的目标 。
直到今天 , 在2022年各家主流手机厂商旗舰机推出半年之后 , 魅族2022年的旗舰机依然“杳无音信” 。难 , 已经是写在明面上的事了 。
成立于2003年的魅族 , 经历了智能手机的崛起、经历了中华酷联时代、经历了华米OV时代 , 第一台国产智能手机 , 就出自魅族之手 。
魅族的M8、M9、MX2等经典产品 , 成为当时Android智能手机阵营的代表 , 也成为了不少人的共同记忆 。
Meizu|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李书福黄章双手紧抱
文章图片


2015年的巅峰时期 , 魅族年销量曾经达到过2000万部的水平 , 当时的魅族甚至能够与小米的Redmi手机硬刚“性价比” 。
手握阿里5.9亿美元的投资 , 魅族一年办了6场发布会 , 推出了14款新机 , 邓紫棋、汪峰接连站台 。
但激进尝试 , 以巨额亏损告终 。2017年黄章回归 , 但“那个男人”也没有拯救魅族 , 有时候 , 机会就是转瞬即逝 。
2018年 , 作为一款“非异形全面屏”旗舰的魅族16系列 , 似乎成为了魅族最后的倔强 。
从2017年到2019年 , 白永祥下场、杨颜退居二线、李楠离职做起了极客外设生意 。
诚然 , 随后发布的魅族17、魅族18系列在产品本身上并没有什么问题 , 但是正如消费者们对魅族的那句经典评价所说 , “投票没输过 , 销量没赢过 。”
2020年全年 , 魅族手机销量约为45万部 , 大约相当于小米一款新机的“首销”成绩 。在市场份额方面 , 根据IDC数据 , 今年一季度 , 魅族全球市场份额已不及0.1% 。
魅族一度引以为傲的“三零系统(零广告零推广零预装)” , 也在仅仅推出半年后就被放弃 。
Meizu|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李书福黄章双手紧抱
文章图片


2020年年底 , 魅族在总部大楼上突然挂出了“Lipro欢迎光临”的巨型海报 , 并在第二天宣布了要进军智能家居领域 。
智能家居拼的是“生态” , 给手机“续命” , 还能享受到车机带来的生态扩展 。可能对于今天的魅族来说 , 吉利是个很好的归宿 。
李楠曾经发微博称 , 互联网巨头都在布局硬件 , 比如字节收购Pico、腾讯疑似收购黑鲨 , 而他“希望趁着这一波 , 魅族也能卖个好价钱 。”
放眼整个智能手机行业 , 与魅族境况相似的还有锤子科技和一加 , 锤子科技的坚果手机拥抱了字节跳动 , 而一加已经回归OPPO 。
魅族、坚果、一加通常被认为是手机品类中“小而美”的代表 , 今天来看 , 小而美时代已经落幕 。
Meizu|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李书福黄章双手紧抱
文章图片


2019年年初 , 字节跳动收购了锤子科技的硬件团队 , 开始加码布局教育硬件领域 。两年之后 , 2021年1月18日 , 坚果手机正式停止研发 , 团队并入字节的台灯团队 , 专注于教育硬件 。
至此 , 发布于2020年10月20日的坚果R2或将成为坚果手机的“绝唱” 。而创办锤子科技的老罗 , 已踏上了自己新的追逐“元宇宙”的AR梦 。
另一边 , 一加在2021年年底正式并入OPPO , 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回归OPPO , 担任OPPO高级副总裁和OPPO的产品线一把手 。
如果说小而美时代终究要落幕 , 那么对于魅族来说 , 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 让自己“活下去” , 已经是比较好的谢幕方式了 。
06.
结语:智能手机市场迎来新变量
这次吉利与魅族的联手 , 是李书福的又一次大胆的尝试 , 也是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行业走向融合的一个典型案例 。
吉利做手机 , 小米、OPPO造车 , 手机与汽车、手机汽车与卫星 , 在智能硬件产品之间的交互协同变得越来越普遍的当下 , 更多科技巨头或许都会尝试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
当下 , 全球脚踩汽车和手机两大产业的公司并不多 , 而在两大产业能够同时居于头部的玩家 , 目前还没有 。吉利和魅族的联手能否实现突破 , 值得期待 。
【Meizu|吉利正式收购魅族 李书福黄章双手紧抱】无论如何 , 对于吉利和魅族来说 , 此次的收购 , 对双方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 而吉利手机是否会成为智能手机市场中的关键变量 , 仍然有待观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