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拒进外交部去种地,父母下跪哀求都不听,他如今怎样了?( 二 )


他在西班牙开了一家小型贸易公司 。
公司主要负责将国内的一些小产品进口到西班牙来销售 , 从中赚取差价来获利 。
凭借流利的西班牙语和高智商高学历以及高洞察力加持下的双向思维 , 杨舒春在这一行迅速找到了方向 。
短短几年时间 , 跨国贸易公司越做越大 , 摇身一变 , 杨舒春成了一个拥有千万资产的老板 。
因为生活富足 , 他还把父母接到了西班牙生活了一段时间 。
杨父杨母看到儿子这么成功 , 再也不提外交官的事情了 , 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不愧是我儿子 , 有想法还能干!”
可是很快 , 他们又笑不出来了 。
杨舒春再次做出了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决定:
他关掉了西班牙的公司 , 打算回老家种地 。
杨母十分不能理解地问:
“儿子 , 这一次又是为什么?”
“你在西班牙的事业蒸蒸日上 , 在那里好好待着不好吗?”
“就算是回国工作 , 也不能跨行这么大吧?”
这件事还得从杨母探望他时说起 。
一次 , 杨母在厨房做饭 , 笑着说:“这西班牙的菜好干净啊 , 我觉得不用洗就可以吃 。 ”

无心的一句话 , 让杨舒春沉思了许久 。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 , 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 , 但杨舒春发现 , 国内高品质的蔬菜其实很少 。
有机农场 , 这是一个未被开发出来的市场 , 如果做成了 , 收益将会是无法想象的 。
反观现状 , 自从开始做跨国贸易公司后 , 这边的跨国贸易市场越来越火爆 , 公司也越来越多 , 长此以往 , 必定是下坡路 。
所以 , 应该及时调转枪头 。
杨舒春是个很有主见的人 , 从他拒绝外交部就能看出来 。
在亲朋好友不解的眼神下 , 他坐上了回国的飞机 。
刚回国 , 杨舒春对国内市场并不熟悉 , 于是找到了以前的同学 。
老同学听了他的想法 , 连连点头:
“舒春 , 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想法总是这么超前 。 ”
“我们决定了 , 跟着你干!”
万事开头难 。
因为缺乏经验 , 前期杨舒春遇到了很多麻烦 。
“我是一边干一边学习 , 一有不懂的地方 , 就赶紧查阅资料或是请教相关方面的专家 。 ”
对于食材的品质 , 杨舒春有极高要求 。
用鱼汤喂猪 , 菜叶喂鸡 , 粪便施肥 , 绝不使用化肥、农药 。

这条创业之路 , 亲朋好友的质疑是次要的 , 上哪找产品销路才是重要的 。
有机蔬菜长势喜人 , 但成本非常高 。
高于市场几倍的价格 , 很多客户都是看两眼就走了 , 很多菜只能烂在农场里 。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 农场都处于亏损状态 。
有合伙人无法承受这个压力 , 一度想要放弃 。
唯独杨舒春 , 从未想过放弃 。
杨舒春不断寻找问题所在 , 思来想去 , 他觉得没有销路还是宣传不够 , 很多目标用户无从得知他们的产品卖点 。
于是 , 他邀请了以前的记者朋友参观农场 , 并请对方宣传 。
有了媒体的宣传 , 前来购买杨舒春有机蔬菜的客户越来越多 。
恍然间 , 杨舒春看到了曙光 。
如今的杨舒春 , 身价上亿 。
“北大杨哥”生鲜品牌在各个一线城市占据了一席之地 , 年销售额高达2500万元 。
目前 , 旗下互联网店铺有100多家 。
杨舒春说:“我最终的目标是要让我们的服务覆盖全国 。 ”
而他的父母在看到农场的变化后 , 也终于想通了一个道理 。
儿子长大了 , 再也不是小时候那个什么都不懂 , 要让父母做决定的孩子了 。
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 , 为人父母 , 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背后默默支持和鼓励 。
回看杨舒春的人生 , 如果他没有坚定自己的选择 , 恐怕走不到今天 。
“一眼能看到60岁 , 甚至是80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 我会觉得很恐怖 。 ”
这是杨舒春的人生格言 。

成功的创业者最重要的是执行力 , 思想和脚步都要在路上 。
杨舒春一次次地做出常人不敢轻易尝试的事情 , 只是想要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
很显然 , 他做到了 。
也许 ,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这样一段日子:
你在烟尘与灰烬中苦苦挣扎 , 眼泪稀里哗啦地落 , 觉得生活实在太累 , 自己就要撑不下去 。
但请你相信 , 所有的苦难与艰辛 , 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
攀登之路注定辛苦 , 强者之路注定孤独 。
生命不息 , 奋斗不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