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战队|START ENGINE:一次出发

ag战队|START ENGINE:一次出发

文章图片

ag战队|START ENGINE:一次出发

文章图片

ag战队|START ENGINE:一次出发

它已经开始了 , 并且会一直持续下去 。


记者丨董杭叶
两年前 , 我曾在一场发布会上体验过腾讯START云游戏 。 体验过后 , 在场的START团队工作人员兴致勃勃地向我讲起了他对于“原生云游戏”的畅想——云端开发、画质极佳、电影级特效、大量多人在线、跨平台、门槛低……那时候 , 这些听起来还都是想象 , 更像是人们提起“未来”“创新”时经常会提起的东西 , 还没有人真正期待着它成为现实 , 并且对我们的游戏体验产生实质化的影响 。
今年6月27日晚上 , 我坐在电脑前 , 观看“SPARK 2022”腾讯游戏发布会直播 。 在一众热门游戏、文化合作、公益事业之后 , 我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
START ENGINE , 官方定义为“原生云游戏技术解决方案” , 具体一点说 , 它指的是“立足于云端截然不同的硬件和网络环境 , 探索匹配云端环境的前沿游戏开发技术 。 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超拟真模拟、超逼真渲染、云端开发工具等一系列原生云游戏技术方案” 。
这个定义还是看得我一知半解 , 更多、更具体的内容 , 我是通过观看技术Demo《EVOLUTION·进化》得来的 。 技术Demo视频中 , 两只恐龙在丛林中登场、对峙、战斗 , 动作丝滑流畅 , 背景细节丰富 , 相较于目前的3A游戏也不逊色 。



在“SPARK 2022”腾讯游戏发布会上公开的原生云游戏技术Demo《EVOLUTION·进化》
《EVOLUTION·进化》很精彩 , 但它并没有完全解答我的疑惑 。 在看到电脑屏幕上一只恐龙凶狠地咬住另一只的脖颈 , 再把它远远甩开时 , 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两年前 , 那位START团队工作人员提起“云端开发、画质极佳、电影级特效”时的场景——原来 , 那些并不都是想象和泛泛而谈 , 他们的团队真的一直在做这件事 。
发布会结束后 , 我开始想办法联系START ENGINE团队 。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记得那个两年前曾在活动现场试玩的人 , 但我真的很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一个“原生云游戏技术解决方案”?更关键的是 , “原生云游戏”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丨 进化带着这些问题 , 第二天 , 我参与了腾讯首款原生云游戏技术Demo体验交流会 。 也就是说 , 我在发布会上看到的《EVOLUTION·进化》不仅仅是一条视频 , 还是一个有着具体玩法、可以实际体验的Demo 。



现场试玩《EVOLUTION·进化》Demo
在体验交流会上 , 我了解到START ENGINE从4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开发 。 “START的源起最早是基于对未来5G场景的预测 。 ”一位工作人员在提到START ENGINE的发展历程时说 , “另一方面 , 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也在持续提升 , 包括云计算、边缘计算、编解码等等 , 都发展很快 , 终端也有多元化的趋势 。 ”在这个基础上 , 他们认为原生云游戏这条道路可行 , 并且一直做了下去 。
现场做技术讲解的工作人员面容平和 , 语气沉稳 , 时不时低头确认一眼PPT画面:一张图上布满了我们在游戏开发引擎中经常看到的网格图 , 搭配的说明是“最高可将原始网格细节丰富1000倍”;另一张图上用简单的四边形代表树叶 , 演示START ENGINE怎样从一片树叶做到上万棵树的渲染;还有看上去有些抽象的水体 , 即使是在3A大作里 , 要让液体像真实世界里一样流动也很困难 , 而他们正是想让它变得容易一些……



体验交流会现场 , 工作人员提到了很多次“影视级画面”
毫无疑问 , 这些展示都是很“技术”的 , 如果我是一个游戏开发者 , 我也许会轻而易举地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 还会想拿着正在开发的作品给他们打个电话 。 但换个角度 , 即使不是开发者 , 这样摆数字讲事实地描述一个“面向未来”的技术方案也能轻易赢得我的好感 。
也许是整个行业对划时代的作品和理念都期待太久了 , 近两年来 , 我们看过了许多被寄予厚望而又昙花一现的流行浪潮 , 又在一次次的疑惑和嗤之以鼻中继续期待着看到真正足以打动我们的东西——它可以拥有想象力 , 但也必须足够具体、直观、脚踏实地 , 能让人感受到真实可行 。
在START ENGINE团队身上 , 我看到了这种真实可行:他们认为下一代网络和云计算能支持未来的原生云游戏 , 就从基础开始搭起一套足以支持云端开发、运行与服务的方案 , 并且尽量从技术层面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 要做到这件事并不容易 , 需要很多耐心、很多信任和一点点坚持自我的任性 , 但至少在首款原生云游戏技术Demo《EVOLUTION·进化》正式发布的时候 , 他们迈出了第一步 。
体验发布会上的另一个环节也印证了我的想法:一位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使用START ENGINE开发工具进行角色模型制作 , 他使用的工具甚至不是台式机 , 而是一款常见的笔记本——既轻又薄 , 平日里往往只用来写文档看视频的笔记本 。
丨 技术后来 , 当我和另一位START ENGINE团队成员聊天时 , 他告诉我 , 像体验发布会上展示的那种直接在云端开发游戏的功能 , 涉及编辑器相关的部分目前就已经可以在START ENGINE里实现了 。 “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去完善它 , 从而真正节省开发者的精力 。 ”他说 , 他们可以针对性地匹配开发者的需求 。
这听起来仍然很“技术” 。 事实上 , 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 , 他谈得最多的依然是技术问题 。 他会向我详细解释团队做过多少“以前没人做过的事” , 比如树木拟真方案做了多少轮不同方向的尝试 , 才确定了现在这一种 , 而这一种也会继续调整更新;或是他们如何在云端采取“专卡专用”方式实现高精度渲染和交互 , “相当于有专卡负责渲染 , 负责模拟 , 负责编码……最终把画面传输给玩家 。 ”他说 , “这样一来 , 资源分配更合理 , 也相应提高了研发效率 。 ”
“这些是你们打从一开始就决定这么做的吗?”我问 , “如果遇到了困难 , 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我们一开始就想这么做 , 也一直这么做了 。 ”他说 , 但因为许多事情以前没人做过 , 所以无法预先敲定具体解决方案 , 只能一点一点探索 , 尝试 。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我 , START ENGINE开发这4年多以来 , 整个团队对于原生云游戏的设想一直没有变过 。 伴随着START在终端解码、软硬件、外设领域的提前布局 , 以及达到业界领先水平的网络优化 , 他们始终认为 , 游戏开发、运行、运营的过程都可以在云端完成 , 这将为游戏创作释放更多空间 , 未来的游戏形态具有无限可能 。 在这个过程中 , 他们遭遇的许多困难也是起初未曾想象过的 , 为此走过的弯路 , 做过的尝试 , 都数不胜数 。 “我们都抱着很宏大的理想去做这件事 , ”他说 , “这确实需要很强的执念 。 当然 , 在解决了一些真正困难的问题之后 , 也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 ”
之后他又补充:“我们的出发点还是从技术角度去考虑的 , 基于云端环境 , 将来是有可能出现专门运算卡的 , 这也许会给游戏 , 或者软硬件生态带来比较大的变化 。 ”



START ENGINE中展示的技术也许会给未来的游戏和软硬件生态带来变化
我有些惊讶于他 , 或者说 , 整个START ENGINE团队 , 对于技术的坚持 。 在我看来 , 他甚至是在刻意避免去使用一些诸如“趋势”“赛道”“革新”之类的抽象词语 , 哪怕他们做的的确是面向未来游戏开发的工作 。
“你想知道技术Demo里为什么选择恐龙题材吗?”工作人员说 , “我们确确实实还原了当前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 , 这样就会避免由于画面过于逼真而引来的种种误解 。 ”
我追问他:“那么技术Demo里呈现出来的内容 , 到底是‘播片’还是实时演算?”
“这个过程都是实时演算的 。 ”他笃定地回答 , “只是最后放到发布会上播放还是要存成视频 。 但中间的过程 , 植物、恐龙、战斗 , 都是实时演算的 。 ”
丨 动力团队成员还向我解释了更多细节 。 比如 , 当我的角色行走在草丛中时 , START ENGINE可以通过实时树木动态仿真达到生物与植物的真实物理交互细节 , 也就是说 , 我踩在一片草叶和另一片草叶上的反馈很有可能完全不同 。
这听起来很有吸引力 ,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游戏 , 它的确可以令我们身临其境、沉浸 , 甚至有一天像《头号玩家》里的“绿洲”那样成为一个美妙的平行世界 。 但这个时候 , 我也很难不联想起玩家们讨论3A、开放世界和“套路化”时经常提起的那些问题:行业内对纤毫毕现的画面、无上限仿真物理交互的追求从何而来?
“更精细的画面 , 更深远的背景 , 更真实的互动 , 这些无疑可以让游戏变得更好 , ”我问 , “与此同时 , 也能让游戏变得更好玩吗?”
他想了想 , 说:“这样的技术其实相当于各领域发展的源动力 。 ”
设想一下当一只恐龙穿过树林 , 周围的树叶都在跟着恐龙的脚步摇晃 。 “在真实世界里 , 这些场景是自然产生的 。 但当我们没有技术支持的时候 , 想让内容创作者凭想象去做 , 是很难的 。 ”他说 , “只有用技术把这些东西都做到 , 更接近真实 , 内容创作者们才有可能利用我们的技术去创作更好的作品 , 可能是整个画面达到更高的水准 , 也可能会在玩法上有新的变化 。 ”
更重要的是 , 未来这种变化的可能性是触手可及的 。 尤其是对于开发能力有限的团队来说 , 很多时候创意、玩法与画面难以做到“我全都要”——游戏也许很好玩 , 但画面精度只能保持过得去的水准 。 一定程度上 , 从业界到玩家也都默许他们在游戏性和画面上做出的取舍 。
“而START ENGINE的目标是去给开发者、内容创作者提供制作高品质游戏的服务 , 或者说环境 。 ”团队成员说 , “基于START ENGINE , 开发者将有更多空间去做出玩法上好玩 , 画面也很厉害的游戏 。 ”



START ENGINE将自身定义为“原生云游戏技术解决方案”
在团队看来 , 让其他开发者使用START ENGINE的技术 , 共同探索未来的游戏新形态应该怎样做 , 这一点本身就很值得期待 。 在这个时候 , 他似乎又从一个在技术上执著而认真的开发者 , 变成了一个对未来有所期待的玩家——期待更好的游戏 , 也期待团队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够为更好的游戏提供助力 。
丨 未来聊到最后 , 我又想起了最初想问的那两个问题:开发团队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一款“原生云游戏技术解决方案”?“原生云游戏”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尽管团队成员谈到的大多是技术 , 但我仍能从那些具体的数字、画面和运算中看到一些更深沉的图景——START ENGINE展现出的内容更像是开发团队在“基础建设”层面的一次探索 , 正如修好了道路 , 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通过道路走向各种各样的目的地一样 。 他们更像是那些修筑道路的人 。 他们当然关心START ENGINE和原生云游戏会给开发者、玩家乃至游戏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 但那也要建立在更多人用START ENGINE开发出越来越多好玩游戏的基础上 。
正如开发团队在体验发布会上介绍的那样 , START ENGINE是“一次开始” , 一个出发点 , 像这样的技术探索并不是能用计划、期限、商业价值去预先规范的东西 。 或者说 , 它已经开始了 , 并且会一直持续下去 , 直到它真正地为开发者、玩家和游戏行业带来改变 , 就像所有我们身边潜移默化又最终改变了世界的技术一样 。
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两年前的那个下午 。 我放下手柄 , 站在电视前 , 听工作人员兴致勃勃地讲起他对于“原生云游戏”的畅想——云端开发、画质极佳、电影级特效、大量多人在线、跨平台、门槛低……
【ag战队|START ENGINE:一次出发】“它们正在一点一点地实现 , 并且一点一点地改变未来 。 ”我想对那时的我、那位工作人员 , 以及所有人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