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不会筑巢吗?斑鸠随处可见,为何说吃它的肉会有很大的危害?( 二 )



繁殖快不挑食导致斑鸠随处可见
小斑鸠的生存能力也是鸟类中比较强的 , 它们的抵抗力很强 , 不会轻易得病 , 同时也能抵御一些蜱虫的叮咬和寄生虫的危害 。 这得益于斑鸠父母的身体素质 。 这样算下来 , 一对斑鸠一年生育5次 , 每次2枚卵 , 如果成功的话 , 一年可以增加10只斑鸠 。
野生斑鸠的寿命是10年左右 , 除开第一年的成长和最后一年的年迈 , 斑鸠可以有8年的生育时间 。 按照最低的生育效率 , 一对斑鸠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 , 一生可以生育80只小斑鸠 。

斑鸠和小宝宝们
依靠超强的繁殖频率和不挑食的好习惯 , 让斑鸠成功在世界大部分地方生活了下来 , 并且将家族发扬光大 。 按理说 , 它无处不在 , 应该会上人类的餐桌才对 , 比如它的亲戚鸽子 , 还有专门的一本食谱 。 但是斑鸠不仅没有成为传统食材 , 反而还被说有毒!那么真的不能吃斑鸠吗?

鸽子汤
斑鸠究竟有没有毒?动物学家们研究了斑鸠 , 发现它本身没有毒 。 它被传有毒 , 可能和一个成语有关 , 那就是“饮鸩止渴” 。 斑鸠表示:怎么又是成语!它可真是跟成语扛上了!
饮鸩止渴中的“鸩”字和斑鸠的“鸠”字比较像 , 可能很多人瞥一眼后 , 把它们两个弄混了 。 于是传说中有毒的“鸩鸟”变成了“鸠鸟” 。 有多少人第一眼看见“饮鸩止渴”会认成“饮鸠止渴”?于是本就背着“鸠占鹊巢”黑锅的斑鸠 , 又多了一个锅 。

鸩是一种中国传说中的毒鸟
还有一点就是 , 斑鸠虽然没有毒 , 但并不代表它身上没有寄生虫 。 斑鸠常年居住在隐蔽糟乱的环境中 , 这样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 , 于是身上也不免多了些“小东西” 。 有人捕食了斑鸠 , 被寄生虫感染 , 然后丧命 。 在过去医疗不发达的时候 , 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中毒了 。
斑鸠的食谱里还有各种昆虫 , 如果吃下有毒的昆虫 , 斑鸠无法将毒素排出去 , 毒素就会在体内堆积 。 如果吃了这样的斑鸠 , 毒素会转移到人身上 。 但是考虑到斑鸠与人类体型上的差距 , 这些毒素往往并不致命 。

觅食中的珠颈斑鸠
说来说去 , 斑鸠的“毒”可能就是吃野味的时候造成的感染 , 被传为了斑鸠有毒 。 说白了是人类自己作的 , 怪不得斑鸠 。
当然斑鸠不是唯一一个被传有毒的鸟类 , 丹顶鹤也被认为有毒 。 古人认为丹顶鹤头顶的红色是毒物 , 鹤顶红的名字就是拜它所赐 。 但实际上 , 鹤顶红跟丹顶鹤没关系 , 那团红色其实是丹顶鹤的秃顶 , 因为皮肤暴露在空气中 , 为了保暖充血变红的 。 是的 , 丹顶鹤秃头!

丹顶鹤是鹤科、鹤属的一种大型涉禽
而自然界中 , 正儿八经有毒的鸟是黑头林鵙鹟 , 它的皮肤和羽毛上有毒 , 毒素和箭毒蛙的是同一种 。 但是它在我国没有分布 , 主要在新几内亚岛 。

黑头林鵙鹟能够运用毒素进行自我防卫的鸟类之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斑鸠呢?斑鸠不是“关关雎鸠”里面的“鸠” , 也不是“鸠占鹊巢”的“鸠” , 更不是传说中有毒的鸩鸟 , 它的数量也没有到濒危的地步 。
但是 , 斑鸠是“三有”动物 , 禁止食用 , 也不能抓 , 因为它有自己的生态位 , 是食物链中的一环 。 斑鸠是很多大型猛禽的食物 , 并且它具有一定的除虫能力 。 斑鸠虽然巢穴造得稀烂 , 但是生性比较谨慎 , 多数情况下还是会选择比较隐秘的地方筑巢 。

可不能随意捕杀斑鸠哦
不过斑鸠的适应能力也很强 , 很会利用人工建筑的优势 。 但是对于它们来说 , 还是森林更适合 。 斑鸠只有三个种类 , 分别是火斑鸠、山斑鸠和珠颈斑鸠 , 我国的每个省都有它们的身影 。

斑鸠的分类
斑鸠还有白化种 , 成为了广受大家喜爱的观赏鸟 。 斑鸠的人工养殖技术也比较成熟 , 很多地方可以买到养殖的斑鸠 。 所以那些嘴馋想要吃斑鸠的 , 可以试试人工饲养的斑鸠 , 野外的斑鸠 , 就让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