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一辈人告诫黄鼠狼不能捕杀?难道真会遭报应?( 二 )
研究人员又做了活黄鼠狼的食性实验 , 发现黄鼠狼只有在食物缺乏、饥饿的情况下 , 才会咬鸡、吃鸡 。
黄鼠狼身手敏捷、性情凶悍 , 有着灵敏的嗅觉和听觉 , 身体细长柔软 , 钻洞本领高强 , 再加上拥有一副尖嘴利齿 , 捕鼠能力在鼠类的天敌中名列前茅 。
它既善于在地面捕鼠 , 也能钻开鼠洞 , 深入鼠穴捣毁鼠窝 。 以鼠类为主食的黄鼠狼 , 一年至少能吃掉300-400只老鼠 。
黄鼠狼是老鼠的天敌 , 为人类除鼠害 , 却因为偶尔偷鸡被扣上了“偷鸡贼”的罪名 , 实在是冤枉得很!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二十世纪末 , 人们发现黄鼠狼的皮毛是上等的裘皮原料 , 还能用来制作高等的狼毫毛笔 , 较高的经济价值曾一度引发了一部分人对黄鼠狼乱捕滥杀 。
这样的捕杀 , 虽然没有出现老一辈人口中所说的“灾难” , 但是带来了另一方面的“报应” 。
捕杀黄鼠狼 , 此“报应”非彼“报应”早年间黄鼠狼的皮毛价格蹭蹭往上涨 , 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 , 想尽各种办法诱捕野生黄鼠狼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捕杀黄鼠狼的“报应”慢慢显现了 。
只不过不是民间传说中的“灾祸” , 而是生态的“报复” 。
过度地乱捕滥杀导致“捕鼠能手”黄鼠狼的数量急剧下降 , 老鼠少了一位强劲的天敌 , 鼠患也随之而来 , 农林作物遭老鼠啃食、粮食减产、生态环境遭破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衍生出来 。
再加上其他方面因素 , 例如老鼠药的使用 , 黄鼠狼吃了“死耗子”之后导致二次中毒 , 数量一减再减 。
幸好人们及时醒悟 , 意识到黄鼠狼不仅能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 ,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生态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
2000年 , 我国林业局将黄鼠狼列入“三有动物”行列 , 即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 。
人与自然本就是一种共生关系 , 每一个物种都有存在的价值 , 对整个生态系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
仔细一想 , 虽然老一辈人流传下来关于黄鼠狼的民间故事有些邪乎 ,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黄鼠狼起到了保护作用 。
保护环境 , 保护野生动物 , 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
推荐阅读
- 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人均GDP超过北上广深,房价却只有五六千块
- 女子被打工男友抛弃,结识工厂姐妹,两闺蜜打算共度余生不要男人
- 独特的绿种人,人口不足3000,不吃饭只靠晒太阳可以存活吗?
- 沙漠里遍地都是“西瓜”,口渴难耐却无人敢吃,那简直是鸿门宴
- 大反转!湖人放弃欧文让篮网自己玩,连签6人阵容接近完美
- 回顾:深圳一女子视频遭疯传,亲人全看到,社交平台收到粗俗私信
- 孙海洋一行人去人贩子家,却被要求去自首,连夜开车离开还被跟踪
- 上千平方只剩一种植物,被称为人类禁区的亚马逊,究竟有多恐怖?
- ?比人出现更早,活上千万年的虱子,30年前常见,为何如今难见到?
- 为什么动物不吃盐也有力气?在盐发现之前,原始人是怎么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