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在各个环境中都有
并且人对蛇的恐惧不仅具有普遍性 , 部分地区还会将这种恐惧转换成崇拜的情绪 , 将其化作图腾 。
比如在某些部落当中 , 蛇就有着神秘的色彩 。 它不仅与各种超自然现象相连 , 代表的还都是一些不好的事情 , 比如死亡、凶恶、灾祸等等 。 像在《圣经》当中 , 就有蛇诱导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的描述 。
引用夏娃偷食禁果的也是蛇
为了找到人类对蛇的恐惧感是如何形成的 , 科学家不仅用婴儿进行了实验 , 还进行了多次的动物实验 。
比如向实验室中饲养的猴子 , 展示野生猴子面对蛇时的恐惧表现 。 它们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 , 认识到蛇的恐怖 , 并且在这之后出现相同的反应 。
实验室里的猴子
但是当科学家将对象换成其他的东西时 , 猴子却不会做出这样的条件反射了 , 就算有 , 恐惧也不如蛇带来的强烈 。
因此他们认为 , 灵长类动物对蛇的恐惧可能不仅有简单的条件反射 , 还有后天的习得 。 而这种习得 , 是会刻在DNA里代代相传的 。
科学家库克等证实了人对蛇与花和蘑菇的反应是有质的差别的 , 对蛇被试的心率加快表明害怕;对花和蘑菇心率减慢表明注意 。 并且 , 人对蛇比对伴随有大声噪音的枪刺激有更强烈的条件反射 。
人类的害怕
最后 , 还有一点 , 就是人类早期的生活环境 。 当人类的祖先在野外生活并学会使用工具之后 , 面对大型的动物其实没那么害怕 , 因为在提前发现对方的情况下还是有机会可以挣扎一下的 。
但是蛇的体型和其运动的方式 , 注定了它们喜欢搞偷袭 , 在这种频繁的偷袭之下 , 人类祖先的神经就变得愈加“敏感” , 渐渐地便形成了一种广泛而深刻的印象 。
科学家认为这种恐惧模块可能是独立于意识的 , 它有着超高的敏感性 , 很容易就能被激活 , 比如当你看到蛇的图片时 , 就会产生生理性的不适感 。
蛇的偷袭
值得一提的是 , 其实人类对蛇表现出天生的恐惧 , 也不能只让蛇来背锅 , 而与爬行动物曾经造成的威胁有关 。
因为在哺乳动物进化的过程中 , 大部分的爬行动物都曾对它们的生存造成过极大的威胁 , 比如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 , 应该就给最早的哺乳动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哺乳动物的演化
不过 , 也有科学家认为 , 蛇类在很早的时候 , 可能与人类还有过一段和谐共处的时间 , 并且那时候的蛇不仅体积非常的大 , 还没有毒 。
蛇也曾与人类“和平共处”当我们研究《山海经》的时候就会发现蛇在其中有着多种作用 , 那时的人们不仅会将蛇当成看家护院的保安 , 比如“汉水出鲋鱼之山 , 帝颛顼葬于阳 , 九嫔葬于阴 , 四蛇卫之” , 还会把蛇当成交通工具 , 比如“西方蓐收 , 左耳有蛇 , 乘两龙 。 ”
《山海经》当中的大蛇
为此有生物学家专门对蛇的进化史做了一定的研究 , 结果证明在上古时期 , 蛇的体型要比现在大得多 , 不过那时的蛇是没有毒的 。 因此 , 人类在那时应该和蛇维持了一段“和平共处”的关系 。
可见 , 人类与蛇之间曾经虽然有过激烈的搏斗 , 但是胜负却一直是轮流转的 。
不过 , 当部分无毒蛇的唾液腺变成毒腺 , 上颚的牙齿也变成与毒腺相连的毒牙之后 , 这种表面的和平就被打破了 。 人类再度加深了对蛇的恐惧印象 , 并且一直将这种印象保留到了现在 。
蛇的毒牙和毒腺
值得一提的是 , “恐蛇”的表现也为人类的进化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 因为蛇往往会悄无声息地靠近 , 所以就要求人类的视力和大脑进化的更完善 , 以保证及时发现它们并做出反应 。
这样来看的话 , 蛇的存在确实加快了人类进化的脚步 。
促进大脑的进化
并且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 蛇类是自然生态系统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 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 如果没有蛇类 , 那么鼠类和各种虫类可能就会异常地猖獗 , 在这种情况下 , 人类的农业和林业发展都会受到威胁 。
蛇帮忙消灭老鼠
如今大部分的人类已经远离了深山老林 , 鲜少有与蛇类打照面的机会 。 在这种情况下 , 我们不能因为恐惧 , 就将蛇类“灭杀” , 而是要学着与它们再度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 。
推荐阅读
- 【观点】5年后,世界将被疫情变成什么样?
- 吃虫能治癌症?科学家利用蠕虫杀死癌细胞,但对人体会有危害吗?
- 猪笼草为什么会吃虫子?新研究:进攻是它们最好的防守
- Jackson正常兔血清化学性质和相关研究
- 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语言,竟也是动物们交流的方式
- 科学家对于鱼类和甲壳类动物求偶的研究探索
- 我国科学家发现3.9亿年前东方鱼:在生物大灭绝后多活了2千万年
- 真空包装机正确使用方法来啦!
- 已用40多亿年!为何地球上的水没减少?专家在一块石头上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