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都,一座新兴旅游娱乐城市,北方人:融进去才知道竟然如此美好( 二 )


将自己打造成安逸、幸福与文艺的代名词 , 精准击中了在北上广过着“996”生活的打工人 。 在“海内外to成都”社群 , 70%-80%成员来自互联网与金融行业 。 加班严重、在一线买不起房、无法定居和对生活质量不满意是他们移居成都的主要原因 。
作为西南地区的中心 , 成都确有其优势 。 除了落户政策与房价友好 , 成都还承接了互联网的尾部产业 。 互联网大厂纷纷在成都设立分部和子公司 , 多数是人力密集型业务 , 制造出很大的人才缺口——不仅有庞大的数量 , 高层次用人需求亦随之涌现 。

(五)
生活在城郊周末逛公园也挺好的 。
对比二线城市 , 成都的购房压力和生活成本真的不算大 , 这里的氛围很好 , 人很包容 。 买房子的话也没有必要把学区看得太重 , 何必一定要去读那些顶尖学校 , 离家近接送方便就行 , 一味追求好学校对自己压力大对子女压力也大 。 虽然很多上了年纪的土著都认为三环以外就不是成都了 , 但其实现在成都发展的重点就在南边和东边 , 年轻人包括土著也集中在这边 , 不论工作还是置业 , 其实觉得这样很好 , 要体会成都的风韵 , 下班周末就去城里 , 平时就在城南好好工作搬砖 , 就像其他大城市一样 , 其实也很少进城里了 , 周末带孩子逛逛南边的公园 , 感觉很舒心 。

(六)
成都的老城区正在逐步改造升级 。
交通和各种配套也更加丰富便捷 , 过不了几年再回头看 , 现在房龄十来年的那些房子和个别旧房到时候会很香的 。 新成都可以喜欢天府新区高楼林立的感觉 , 因为他们觉得那样才有“高端范儿” , 但很多老成都明白 , 老城区的氛围才是成都独特的气质 , 来成都旅游的人也不是奔着天府新区去的 。 升级改造以后 , 老城区底蕴更厚重、颜值更高、单位面积人口和车辆更少、科教文卫公共资源更丰富 , 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才安逸闲适 。 如果考虑到老城区原住民更多 , 人均负债率更低 , 很多住在老城区的人其实都不感觉累 。 新区很多人常以天府新区房价高于老城区而感到优越 , 殊不知老城区很多家庭手握多套房 , 其中不乏又在新区买房投资者……

成都除了空气差点 , 其他真不错了 。 之前在成都我也觉得房价有点小贵 , 但还是在能承受的范围内 。 来了杭州之后 , 那简直是遥不可及 。 200w你可以在南边地铁站附近买套不错的了 , 但是在杭州连个屁都买不到 , 地铁线才5条 , 我老觉得成都堵 , 杭州这都不叫堵 , 叫瘫痪 。 除了阿里系 , 别的工资真不比成都高多少 。 在成都努力一把吧 , 你还看得到岸 , 杭州没有岸 。
累与不累全看自己怎么选择 , 生活是自己的 , 理性一点就好 。

(七)
再谈谈自己作为成都土著的看法 。
土著分两种 , 一种是父母年轻时期努力且财商很高的 , 这种土著他们现在要么移民国外或去北上广了 , 要么留在本地家里真的坐拥n套房 。 继承了拼搏意识的可能自己的工作也很忙 , 没有拼搏意识的很多人凭着自己的兴趣找工作 , 或者选一份轻松的工作过着真正休闲的朝九晚五生活 。 还有一部分就是我跟楼主这样的 , 父母文化层次不高 , 工作水平不行 , 投资能力贼差 。 他们子女没办法享受伸手即可的安逸 , 只能靠着自己努力拼搏在这个城市生活 , 跟所有外地来的新成都人一样非常努力因为没有退路 , 甚至没办法选择什么老家四五线城市 , 只能在成都 。 可能他们通过自己努力从一环路的老房子搬进了高新区的高档小区 , 但他们一直会怕自己一个不努力就回到父母那辈那样平庸甚至穷困的生活环境里面去 。
在成都最好轻松的 , 恰恰是成都边上(双流郫县温江…)占地农民 , 家里有安置房 , 每个月几千块收入 , 没啥追求 , 喝茶打牌吃酒碗 , 家家户户不管有钱没钱都有汽车 , 成都主城区已经找不到老成都的感觉了 。

(八)
选择什么最重要 。
想清楚了 , 我这一代是跨越不了什么层级的 , 我只能好好培养下一代 , 为下一代筹谋 。 你如果在三线城市 , 有车有房 , 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不失为一种活法 。 只是远离成都而已 , 放平心态 , 我们追求大半生 , 都是为了一套喜欢的房子 , 一个温暖的家 。
从成都内部来看 , 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哪个区工作 。
自小在成都长大的互联网创业者Kevin认为 , 典型的老成都人靠拆迁和做买卖发财起家 , 只求一份稳定、不忙的工作 , 剩下的时间全用来生活 。 而这样的生活“只在二环里有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