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神秘的死亡之海正在复活?这些湖泊不是水,又是怎么形成的( 二 )


新中国成立之后 , 为了开疆扩土发展经济 , 大批人口来到了新疆 , 在塔里木河沿岸开垦土地 , 建造房屋 。 大量的工业用水导致塔里木河趋于干涸 , 更不用说罗布泊了 。 塔里木河的濒临干涸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 周围的植物没有了水源的灌溉全部枯死 , 植物的死亡导致土壤没了防风固沙的东西 , 迅速沙漠化 , 罗布泊因此变成一望无际的沙漠 , “死亡之海”的名号由此而来 。
历史上的罗布泊曾几度干涸 , 又几度复活 , 仿佛是有什么魔咒一样 , 或许到了一定的时间 , 罗布泊就会消失 , 再过一段时间 , 又会出现 。

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结果
罗布泊之所以消失五十多年 , 最大的原因还是人类的过度掠夺 。 从罗布泊消失开始 , 人们已经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 生态圈是一个系统 , 某一环节被破坏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 国家开始大力治理荒漠地区的退耕还林 , 尤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黄土高原 。 在这些荒漠地区实施退耕还林 , 植树种草 ,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 十几年过去成效显著 , 塔里木河的水流量有所增加 , 所以罗布泊的水位也有所上升 , “复活”成现在一块一块的小湖泊 。

罗布泊的“复活”引起了地质学家的关注 , 在对罗布泊的水进行化验之后 , 专家得出一个结论:罗布泊现在不能称之为湖泊 , 里边根本就不是水!
这是怎么回事呢?复活之后的湖泊不是水又是什么呢?
历史上的罗布泊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 , 湖水中有非常多的钾盐 。 在没有水流注入的情况下 , 水分还在不断蒸发 , 所以盐分不断结晶 , 在罗布泊干涸以后 , 它的河床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 。 现在的罗布泊湖水准确说应该是钾盐卤水 , 因为目前的水量不能完全溶解之前所形成的钾盐 , 所以就呈现一种卤水的状态 。

这种特殊的“湖水”是如何形成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罗布泊干涸以来 , 人们就发现了这里富含丰富的钾盐矿 。 考察后发现这里的地形比较特殊 , 地层之下分布有“地堑式张性断陷带” , 这种地形很容易让钾盐附着在河床上 , 同时沟堑地形还容易储存积水 , 通过太阳的蒸发 ,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钾盐卤水的状态 。

罗布泊在古时候就是一个盐湖 , 生活在附近的古人会将从罗布泊取来的湖水暴晒 , 得到一点点的盐用以食用 。 不过钾盐的最大作用还是在农业上 , 钾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 植物生长也是一样 , 钾是必需的元素 。 罗布泊湖水中含有丰富的钾盐 , 如果用来灌溉农业 , 农作物势必长得非常旺盛 。 或许这也是当时楼兰古国迅速壮大的原因 。

除此之外 , 钾盐还是制作钾肥的重要原料 , 钾肥能够加速农作物酶系统的转化 , 帮助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 , 还能够加速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蛋白质的生成 , 能够让农作物长得更饱满 , 收成更好 。 所以钾盐在全世界的需求量非常之大 , 尤其是农业大国 ,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 钾盐更是必不可少 。

我国也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 , 对于钾盐的需求量只增不减 。 据统计 , 我国进口钾盐的数量能占到全球的20%多 , 耗资巨大 , 也加重了农民的购买负担 。 自从罗布泊的钾盐矿被发现之后 , 我国就成为为数不多的拥有钾盐矿的国家了 , 对于我国农业来说是一个利好的征兆 。

罗布泊“复活”一事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 既代表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高 , 又能帮助我国发展农业 , 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 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 , 经济发展要和生态保护并行 , 保护好生活的家园 , 才算是保护我们自己 。


参考资料:
符晓波 《科技创新造就盐湖开发奇迹 , 罗布泊钾肥撒遍乡间沃土》 知网 2021-12-29
张风菊 《罗布泊:从游移之湖到资源之海》 知网 2021-01-15
周一妍 《揭开罗布泊干涸之谜》 知网 2009-07-01
作者:小阿部 审核:henna 校稿编辑:李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