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东北男子与冒牌妻子同床共枕52天才知,真的妻子已经遇害( 二 )


可是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 , 不久之后段德显惊讶地发现 , 妻子跟别人相处时 , 表现得落落大方 , 还会读书写信 。 农场里的同事 。 都觉得段德显很有福气 , 娶了一个优秀的妻子 。

可是段德显本人却非常纳闷 , 在他的印象中 , 妻子明明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 , 大字不识几个 , 平常看信都要别人帮忙 , 现在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本事 。
段德显越想越纳闷 , 后来他因为实在想不明白 , 趁着闲聊的机会 , 找妻子问了一句 , 你什么时候学会读书写字了?
何开美回答说 , 这事之前忘了跟你提 , 咱们老家解放以后 , 开了识字班 , 我在家闲着没事 , 就跟着学了一点东西 。
段德显觉得 , 妻子是个很有觉悟的人 , 于是找机会去了农场领导那边 , 求他帮忙给何开美安排一份工作 。
农场领导原本以为 , 段德显找自己是想走后门 , 考察了一下 , 他意外发现 , 何开美确实有点本事 , 是个值得栽培的好材料 。
那时候 , 农场正好缺了一个开拖拉机的工作人员 。 农场领导觉得 , 何开美或许可以承担这份责任 , 于是就给了她一个测试的机会 。

何开美很珍惜这个机遇 , 跟着师傅认真学习了几天 , 很快就学会了开拖拉机 , 为农场的工作提供了一些便利 。
农场的其他同志 , 本来就对何开美非常认可 , 得知何开美学会开拖拉机后 , 对她有了更高的评价 。
每次听到有人夸奖何开美时 , 身为丈夫的段德显都特别开心 , 可是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
12月1日 , 两名来自昆明的办案人员 , 通过农场的保卫科 , 与段德显取得联系 。

三人在办公室见面时 , 段德显有些茫然 , 这么多年以来 , 他基本没有回过昆明老家 , 他怎么想也没弄明白 , 为啥老家的公安人员 , 会千里迢迢来黑龙江找自己 。
两位办案人员没有让段德显过多等待 , 很快就说明了来意 , 还跟他询问了一些有关何开美的事情 。
段德显如实交代说 , 自己和妻子结婚12年 , 因为战争太过频繁 , 只在一起生活了五六天 , 就去了前线 。
公安人员立刻问他 , 既然你们当年只在一起生活了五六天 , 那你现在记得妻子以前的长相吗?段德显沉默了几秒回答说:过去了那么久 , 有些记不清了 。
随后 , 两名办案人员拿出了一张照片 , 对段德显问道:你看看这个人认识不认识 。
照片上的人是个女子 , 看起来平平无奇 , 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 段德显拿着照片 , 仔细端详了一段时间 , 摇头回答说:这个人我不认识 。

办案人员看段德显神色坦然 , 不像是在说谎 , 非常唏嘘地叹了一口气 , 对他说出了实情 。
照片上的女子 , 才是真正的何开美 。 之前一直跟段德显同床共枕的女子 , 其实是个冒名顶替的假货 。
段德显听了这话 , 直接愣在了原地 。 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 既没有权力地位 , 也没有大量的财富 , 长得也很一般 , 怎么会有人故意冒充自己的妻子呢?
办案人员知道段德显心里的困惑 , 对他说出了一个更加残酷的真相 。 他真正的妻子何开美已经遇害了 , 杀害她的凶手 , 就是冒名顶替其身份的女子 。
此人原名张莲兴 , 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 , 她和真正的何开美是同乡 。 可是两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
出身普通的何开美 ,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 , 因为战火纷飞吃了不少苦头 。 张莲兴却因为出生富贵 , 一直锦衣玉食 , 基本没有受过什么委屈 , 还成为了一个乡团的副团长 。

靠着这个身份 , 张莲兴做了很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情 , 大家都对她特别痛恨 。 可是张莲兴却一直不肯收敛 , 经常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力 , 肆无忌惮地鱼肉乡里 。
解放战争爆发后 , 曾占据极大优势的国民政府 , 因为没有老百姓的支持 , 在正面战场上不断溃败 。 那些依靠国民政府耀武扬威的乡团 , 因为失去靠山 , 没有了继续嚣张的资本 。
张莲兴害怕遭到惩罚 , 提前逃到了外地 , 还在表叔的帮助下 , 去了一个老教授家里当保姆 。
老教授的妻子 , 因为疾病常年卧床不起 , 基本没有生活自理的能力 , 作为保姆的张莲兴 , 最主要的任务 , 就是照顾她的衣食起居 。
老教授给张莲兴开的薪资待遇很高 , 她只要老实本分地工作 , 就能长期稳定的生活 。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 , 一份稳定的高薪工作 , 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好机遇 , 可是张莲兴却一点都不肯满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