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永生,科学家给自己注射350万年前的细菌,现在如何了?( 二 )


实验种子可以在5℃的条件下发芽 , 对于西伯利亚的环境来讲 , 该发现十分重要 。
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和实验现象都表明芽孢杆菌还有着一定的改变作用 , 这也让科学家对其愈发感兴趣 。
对于布劳奇科夫博士来讲 , 芽孢杆菌F的能力深深地吸引了他 。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实验:
为了感受芽孢杆菌F带来的“永生” , 他决定朝自己注射经灭活后的芽孢杆菌 。
即使测试表明细菌进入小鼠体内不会对其造成伤害 , 但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更为复杂 。
将还未完全研究彻底的细菌引入人类生物体中是非常危险的 。
可布劳奇科夫不这么想 , 他的年龄也上来了 , 显然这种细菌的潜在能力很诱人 。
为了弄清楚这种细菌活力背后的机制将如何影响人类健康 。
于是在2013年时 , 他将自己的这一系列想法付诸实践 。

疯狂实验之后两年后过去了 , 布劳奇科夫博士再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 , 当讨论到芽孢杆菌F的时候他仍然十分激动 。
他表示自己此前拿自己做实验注射了细菌 , 两年来没有得过感冒或流感 , 身体方面也觉得十分健康 。
但是整个实验在医学上并不受人支持 , 毕竟这也算人体实验 , 哪怕是自己的身体也不行 。
伴随着争议和讨论 , 这位疯狂的科学家站在了风口浪尖 。

对于他自己来讲 , 身体应该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 不过很难用专业的描述来阐释这些效果 。
总体而言 , 自己进行实验还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 , 并利用特殊医疗设备来发现身体的变化 。
如今多年过去 , 布劳奇科夫博士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 , 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向公众讨论相关的细菌研究 。
事实上大部分科学家在研究芽孢杆菌时都会感到疑惑 , 或者说目前仍然不清楚这种细菌是如何做到长期保持生命活力的 。
从细菌分类来看 , 过去发现的芽孢杆菌F隶属芽孢杆菌科 , 是革兰氏阳性杆状细菌门的成员 。
目前全球已发现266种 。

在细菌的结构方面 , 芽孢杆菌的细胞壁是它最外层的结构 , 用来保护细菌自身不受环境侵害 , 同时能够保持自身的杆状状态并承受细胞膨胀变化 。
细胞壁由磷壁和磷糖醛酸组成 , 枯草芽孢杆菌是第一个确定了肌动蛋白样细胞骨架 。
并在细胞形状确定和肽聚糖合成作用中 , 具备整套肽糖合成酶定位的细菌 。
简而言之 , 细胞骨架在形状生成和维持中的作用很重要 。
因此枯草芽孢杆菌的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进一步研究细菌的形成过程和变化 。

对于它们而言 , 将自身还原为椭圆形的内生孢子 。
可以保持这种形态休眠多年 , 同时还能抵御极端恶劣的环境 。
不过内生孢子并不是真正的孢子形态 , 它是芽孢杆菌门中的细菌所产生的一种非生殖结构 。
内生孢子可以让细菌能够长时间休眠几个世纪 , 当环境变得有利时 , 内生孢子便会重新激活细菌 , 从而使它们复活 。
研究发现 , 内生孢子由细菌的DNA、核糖体和大量的吡啶二羧酸组成 。

吡啶二羧酸使得细菌孢子特异化 , 似乎有助于维持内生孢子的休眠能力 , 并且占据整个孢子干重的10% 。
形成这种形态的芽孢杆菌可以在没有营养的情况下存活 , 并且还能抵抗紫外线辐射、干燥、高温、极冻 , 甚至是化学消毒 。
就目前来讲 , 科学家了解最多的是枯草芽孢杆菌 , 相关的研究同样指向了该细菌长生不老的秘密 。
大部分芽孢杆菌的实验数据也是来自它们 。
由于目前的科技水平有限 , 科学家一时半会还很难解开整个秘密 。

相关的实验项目已经展开 , 为期500年的观测项目或许比历史上任何一项实验都要长久 。
在未来或许仍然不乏像布劳奇科夫这样疯狂的科学家 , 从根本上来看 , 这是人类一直想要追寻的道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