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海南三亚,是东北城市?( 二 )



海南和东北虽然地理位置相隔甚远 , 可解放海南的却主要是东北人 。
1950年3月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5兵团10万大军 , 在海南琼崖纵队的配合下彻底解放了海南全境 。

当年来自东北的第四野战军在海南岛的登陆作战 , 最终地点就是三亚
如今 , 三亚及海南其他地方的烈士陵园里 , 长眠着数十万东北籍的将士 。
四野是来自东北的作战部队 , 官兵几乎都是来自黑土地的东北 。
战斗结束后 , 大部分部队就地驻扎于海南 , 组建了农垦兵团 , 开始了建设海南的新使命 。
东北籍的军人因此在海南安家落户 , 将这里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 也自此成为许多东北人记忆中的“海南亲戚” 。
在新中国建设时期 , 大量的东北技术人员带来各种产业技术 , 帮助海南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 其中的石油、煤炭、粮食 , 几乎都是从东北调拨而来 。
海南建省后 , 又有大批东北人以及北方的干部被充实到海南经济建设中 , 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新鲜血液 。
不过 , 大批东北人来到海南定居 , 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 。
那时候 , 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国企改制的浪潮 , 出现了大批下岗人员 。
东北作为重工业最为发达的省份 , 首当其冲 , 下岗人数几乎占到全国总下岗人数的22% 。
基本上 , 全国每5个下岗工人 , 就有1个是东北人 。

90年代的下岗潮中 , 数东北工人最多
当时东北经济十分困难 , 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 迫使许多拿着工龄买断金的东北人不得不想办法自谋生路 。
那时恰好是海南房产泡沫破灭的时期 , 上世纪90年代初 , 许多曾卖到上万一平的商品房暴跌到一千元每平不到 , 连数百元一平的房子都随处可见 。
于是 , 很多在海南的东北人纷纷向自己的东北老乡招手 , “来吧 , 来海南吧 , 这里四季如春 , 房子还便宜 。 ”
海南气候温暖 , 房价甚至比东北某些城市还要低 , 自然吸引了很多东北人前去买房定居 。
根据2013年三亚一份城市购房者数据的统计 , 东北籍购房者占到总购房者的79.6% 。

三亚的外地购房者79.6%来自东北   图片来源自搜狐数字之道
而这些购房者几乎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左右拿着买断金购房的东北人 。
加上东北人习惯一家带一家 , 选择来海南定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
近年来 , 海南更成为无数东北老人“候鸟式过冬”的绝佳选择 。

首先就是物价与东北相比并不贵 , 而且更为便宜 。
比如2022年4月 , 海南的大白菜批发价格均价2.66元/公斤;而同样的大白菜在黑龙江和吉林分别为3.2元/公斤和4.8元/公斤 。
想想也是 , 天寒地冻的东北无论蔬菜还是瓜果 , 肯定不如常年温度都在20多度的海南物产丰富 。
尤其是过去在东北只能当礼品送人的时鲜水果 , 在海南可以想吃就吃;哪怕是东北人都馋的海鲜 , 在这里可以配上啤酒 , 敞开了痛痛快快地吃 。
其次 , 由于东北大部分地方冬天气温都在零下二十多度 , 严寒的天气使得很多老人患上了关节炎、风湿病以及各类呼吸系统疾病 。
根据202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 , 东三省人口总数为9852万 , 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则超过15% , 这意味着整个东北地区将近有1500万老龄人口必须想办法熬过寒冷的冬季 。
但是 , 东北的气候却并不适合老人养老 。
相比东北 , 海南哪怕冬季最冷的天也在十多度以上 , 空气也新鲜 , 气候极为舒适 。

哈尔滨和三亚的气温环境对比   图片来源自搜狐数字之道
对于东北的老人来说 , 有阳光、海滩可以休闲 , 气候又适宜 , 还有吃不完的新鲜瓜果蔬菜 , 生活费用更不像“北上广”那么高 , 在海南养老实在是“妙不可言” 。
因此 , 在东北和海南都有房产或亲人的东北老人 , 就会在每年10月到第二年4月 , 从东北迁居到海南过冬 , 俗称“候鸟老人” 。
正是因为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 使得很多东北人来了就不愿意离开 。
根据《海南省2021年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的数据统计 , 相较于2010年 , 排名前两位的海口和三亚分别增加了827188人和345988人 , 增长率为40.43%和50.47% , 其中近七成为东北籍 。

海南省2021年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地区人口数
想想也是 , 对比大冬天居家要暖气 , 出门要裹上里三层外三层厚厚衣物的东北 , 海南只要大裤衩加背心 , 就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