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天眼之后,中国复眼又来了,将助力近地小行星防御体系( 二 )


所以在距离一定的情况下 , 想接收到足够清晰的信号 , 就要增加电磁波的发射功率 , 增加接收器反射面的面积以及提高接收器的灵敏度 。

但就目前技术来看 , 制造单体巨型雷达的难度极大 。 所以科学家借鉴了昆虫复眼的原理 , 用许多雷达组成天线阵列 , 同样可以达到巨型雷达的效果 。
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 , 目前已被编号的小行星达到了120437颗 , 稍有引力扰动 , 它们就会偏离轨道 , 向太阳系内侧飞去 。

在中国复眼的加持下 , 我们就能提前监测到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性 , 及时地进行防御 , 防止恐龙的悲剧重演到人类 , 除过预警之外 , 中国复眼还可以对金星 , 木星等行星进行观测 , 完成深空雷达探测与成像的验证 。
虽然预警做到位了

但人类还没有完善的撞击防御办法 , 2021年时 , NASA曾进行过模拟演习 , 阻止一颗3500万英里外的巨大小行星撞击地球 , 但即便动用核弹 , 小行星最后还是撞毁了地球 , 所以做好监测只是第一步 , 要真正防御小行星 , 未来的路程依旧任重道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