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员父亲与警校儿子多次抢劫银行,作案5年逃脱追查,因门锁暴露( 三 )


张书海花在在绿城花园买了一套房子 , 装修完再买了家具后 , 抢来的钱也基本花得差不多了 。 他又开始物色新目标 , 最终发现交通路的建行储蓄所是个理想的目标 , 这附近有个小学 , 早上还有卖早点的 , 人很多 , 容易藏身 。
1999年3月3日早上 , 他们闯入建行储蓄所 , 张书海用枪威逼保安蹲到桌子底下 。 张宏超让营业员开门拿钱无果 , 张世镜便用铁锤砸玻璃 , 然而防弹玻璃并不那么容易敲碎 。 营业员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 , 开了一个门缝扔出一捆钱 。
随即三人逃离现场 , 张书海还在门边扔了一个炸弹 。 他们分头回到绿城花园家中 , 这一次张宏超点钱时自己藏了1.3万 。 张书海一点还剩5万元 , 非常泄气 , 分给张宏超、张世镜各1.5万元 , 分给妹妹5千元 。
抢到这点钱完全无法满足张书海的胃口 , 加上几次成功实施抢劫 , 他胆子越来越大 , 决定干票大的 。 最后他看中银基商贸城的广发银行 , 这里紧靠商场 , 人流大 , 存款多 , 易于逃跑 。 而且营业厅小 , 便于控制现场 。
张书海认为必须再拉一个人 , 最后又找到张宏超的同学乔红军 。 乔红军也面临着穷的困境 , 当时他父母患病 , 连买药都困难 。 而且还要供妹妹读书 , 自己又想结婚 。
起初 , 乔红军准备去卖羊肉串 , 张宏超对他说别只会想那些小的 , 并提出了抢银行的想法 。 乔红军不敢表态 , 最终又由张书海搬出他那套歪理 , 他劝乔红军说:“马无夜草不肥 , 人无横财不富 。 ”乔红军看张书海当过兵 , 做过村主任 , 又买了大房子 , 认为他办事牢靠 , 便决定跟他干 。



演习照片
2000年12月9日下午 , 他们冲进银基广发银行 。 张书海用自制的吸盘炸弹挂在防弹玻璃上 , 炸出一个小洞 , 随后用铁锤砸了二十多下把玻璃砸碎 。 乔红军、张世镜跳入营业室内装钱 。 后来据痕迹专家鉴定 , 这20几锤力度均匀 , 就如同平时干活一般 , 可见张书海心态之稳 。
由于门口围观的人太多 , 张书海往门外扔了一个炸药包 , 还开了一枪 。 正是这一枪将一名保安人员打死 。 然后他朝同伙喊道:“走 , 快点走 。 ”
乔红军第一次作案 , 非常紧张 。 刚开始时就不知所措 , 还是张宏超拍了他一下 , 才把手中的锤子递给张书海 。 出门时他有些走不稳 , 打了个趔趄 , 掉了几捆钱 , 正弯腰去捡 。 张宏超喊道:“找死啊 , 快走 。 ”
随后 , 张书海又朝空中开了一枪驱散人群 。 他们在事先停放自行车的地方 , 换了一个蓝白编织袋装钱 , 由张玉萍等人骑自行车把钱带走 。 这一次抢了208万元(乔红军掉了部分) , 张世镜分得40万 , 乔红军由于掉了钱又暴露目标只分得28万 。 剩下的都由张书海分配给自家人 。
为了侦破此案 , 用挖地三尺这个词来形容毫不为过 。 郑州警方出动万名警力 , 几乎对全郑州筛查了一遍 。 破案过程太长 , 限于篇幅原因 , 我们只能简单介绍一下 。
在几次大案现场 , 警察提取到导火索、铁锤、装铁锤的“灵贵”牌球形榉木门锁盒、马虎帽一个、6张不同日期的用来包装作案工具的《大河报》、指纹等物证 。 并从监控录像中发现歹徒的一些体貌特征 , 比如身高、口音、年龄以及走路外八字 。
经专家鉴定 , 炸弹制作比较专业 , 推断歹徒曾当过兵或者是相关技术人员 。 并分别调查铁锤、马虎帽、灵贵牌门锁的生产厂家和销售范围 。
技术人员在对《大河报》分析时 , 推测出了购买点的大致范围 。 由于现场遗留了好几张不同日期的报纸 , 说明歹徒很可能是顺手从家中所取 , 并且歹徒在报纸销售点范围内有稳定住所 。 于是警方重点针对这一地区进行排查 。



指纹比对
调查得知马虎帽、铁锤销售范围很广 , 不太容易锁定目标 。 但“灵贵”牌门锁在郑州只销售了624把 。 由于锁盒是用来装铁锤 , 警方分析歹徒很可能是在家中装修后随手拿来使用 。 因此 , 重点注意家中装有该锁的居民 , 再结合此前收集的特征基本可以确定罪犯身份 。
郑州范围如此之大 , 要找到家里装了该品牌门锁的居民谈何容易?警方花了6个多月时间 , 最后由开头提到的那几位民警 , 意外发现张书海藏身之处 。 张书海被带到派出所询问后 , 未发现可疑迹象 , 便将其释放 。
但随后 , 其留下的指纹 , 经专家比对 , 与犯罪现场提出的指纹一致 , 警方随即对其展开抓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