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中,夏淑琴姐妹躲被子里幸存,与7位遇难家人共处14天( 四 )


向井敏、野田毅、田中军吉:在南京大屠杀中丧心病狂地玩杀人比赛 。 被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 。 三人在行刑前 , 提了一个要求“想要一支烟” , 他们根本就没有资格提要求 , 但中国老百姓还是太仁慈了 , 最终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

三人被行刑
新中国成立后 , 夏淑琴的生活有了改善 , 1954年有了自己的家庭 , 育有3个孩子 , 四世同堂 , 全家17口人 。
夏淑琴1954年与张鸿章成婚 , 丈夫比她大六岁 ,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三野第一师七团军人 , 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
婚姻是别人介绍的 , 当时 , 就是拎个小包袱 , 大家在一起 , 泡点茶 , 吃吃瓜子就算结婚了 。 家里什么都没有 , 就只有一床被子 , 床都是向别人借的 。 酒席也没有 , 什么也没有 , 她心里非常难过 。 到后来 , 有了两个孩子了 , 才买了一张架子床 。
夏淑琴爱人原先在中山陵园上班 。 结婚后生活变好了一点 , 两个人工资有二十几块钱 。 她没有正式工作 , 一直在外帮人家打工打了好多年 。 中年时 , 丈夫生病 , 后来去世了 。
1961年1月 , 夏淑琴在中山陵园管理处参加工作 , 当园林工人 , 主要是在果园里除草、挖树、刨地 。 1979年8月10日 , 她办理了退休手续 , 就开始打些零工 , 在美龄宫帮着打扫卫生 。 2021年 , 已经92岁高龄的夏淑琴安享晚年 。

夏淑琴老人与儿孙
夏淑琴的一生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 , 中年丧夫 , 一个人把3个儿女拉扯大。 但老人从未抱怨 , 她说 , 她是从死人窝里爬出来的 , 活着就是天大的幸福 。 原本夏淑琴把过去的苦难都封藏内心 , 不愿再提 。 可是日本人贼心不死 , 企图掩盖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 。
1998年 , 日本右翼作家出版了《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和《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两本书 。 在书中 , 作者认为69岁的夏淑琴并不是当年那个8岁的夏家小女孩 , 而是“被政府特意培育成那样、故意编造事实、欺世盗名、假证人” 。
面对日本人的污蔑 , 夏淑琴老人悲愤充塞于胸:“日本人怎么还不承认大屠杀 , 一上午 , 七个亲人就在我眼前没了 , 日本人怎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诬陷我是假证人 , 就是往我伤口上撒盐!”

哭墙上寻找家人的名字
侵略者的累累罪行和抵赖行径让这位善良的老人不再沉默 。 “国家强大了 , 百姓再也不遭苦了 。 ”夏淑琴感慨地表示 。 她走进法庭、亲赴日本 , 为自己作证 , 为那段历史作证 。 2007年 , 夏淑琴状告日本右翼作家东中野修道和展转出版社侵犯名誉权案在日本最高法院终审判决 , 她获胜 。 “我从不与人争论 , 那是第一次 。 ”
夏淑琴有两个“家”:一个刻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哭墙”上 , 外婆外公、爸爸妈妈、两个姐姐和小妹;另一个“家”则在南京马群 , 17人的大家族 , 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
每次走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家” , 夏淑琴都会哭倒过去 , 馆内陈列着复原后的夏家宅子 ,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每天排队从窗前走过 , 望着一家9口7人被杀尸体遍地的惨烈现场 , 叹息或是惊恐 。
“我哭得太多 , 眼睛都不好了 。 ”两行眼泪从老人布满皱纹的眼角缓缓滑落 , “你说 , 我怎么能不流泪 。 ”

复原的遇难者遗址
目前经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认证的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66位 。 时间终会带走证人 , 但时间本身就是永恒的证人 。
有一种记忆刀刻斧凿般烙印在人们的心底 , 永远不能忘却 。 历史不会忘 , 中国人不会忘, 永矢弗谖愿祈和平 。
黑暗的历史已经翻过去八九十年 , 这么多年来 , 日本右翼分子否认侵华罪恶历史的言论甚嚣尘上 , 他们美化战争 , 宣称正义 , 美化侵略不遗余力 。 他们心怀叵测 , 等着幸存者这些活证人越来越少 , 一直到没有一人存世 , 以掩盖曾经的罪行 。
【南京大屠杀中,夏淑琴姐妹躲被子里幸存,与7位遇难家人共处14天】历史的车轮在前进 , 但真相不会被带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