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白鲟灭绝带给我们的启示为了对长江鱼群进行保护 , 长江流域已经展开了为期10年的禁渔行动 , 长江白鲟我们保护得太晚 , 所以要用尽全力去保护其他还有一线生机的珍稀动物 。 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很多要解决的难题 。
首先就是洄游鱼类的产卵问题 。 水中本是鱼类的领地 , 它们将大江大河分成了不同的区域 , 有的适合生长 , 有的适合繁殖 , 亿万年来它们一直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 从来都没有中断过 。 但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 , 众多珍稀鱼类的洄游路线已经被阻断 , 到不了产卵地 , 自然难以维持种群数量 。
过度捕捞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本没有什么问题 , 但随着炸鱼 , 电鱼 , 绝户网的方式的出现 , 多种珍稀鱼类已经被逼至绝路 。 此外 , 人类对鱼群的大量捕捞让白鲟等肉食性鱼类的食物出现短缺 , 数量减少是必然的结果 。
人类对江河的污染 。 污染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 , 每年都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排进了长江 , 原本清澈的河水里混入了大量致命的毒素 。 白鲟等曾经生活在远古时期的“活化石”们对污染的抗性是最低的 , 因此受到的伤害也是最大的 。
白鲟 , 长江鲟 , 中华鲟 , 白暨豚 , 穿山甲 , 华南虎等等 , 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有的已经彻底消失 , 有些情况也并不乐观 , 希望长江白鲟的灭绝能够给人们敲响警钟 , 学会珍惜我们的动物朋友 。
【白鲟正式宣布灭绝,已在地球上存活近2亿年,为什么不人工养殖?】
推荐阅读
- 全社会要追这样的“星”——《新时代榜样科学家》写作缘起
- 18位宇航员被困在太空,其中一位即将离开太阳系,再也无法回来
- 世界多地出现极端高温,科学家:气候危机的恶果已露端倪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 蚁群没有指挥官,是如何决策的?新研究:它们的行为就像神经网络
- 交配明明是为了繁衍后代,为何雄性海獭,还要将雌性折磨致死?
- 药物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病模型 小鼠慢性心脏毒性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 人类扔在月球上的96袋纸尿裤,过了半世纪,成野生“实验室”
- 科学家的主业和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