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如春从小就酷爱弹琴,即使住在旅店里,也一时一刻离不开琴( 二 )


原先 , 葛公种有一种绿色的菊花 , 自己珍藏着不外传 。 良工把这种绿菊花养在她的阁房里 。 这时 , 温如春的院子里有一两棵菊花也变成了绿色 , 朋友们听到这个消息 , 就上门来观赏;温如春也极为珍视这种绿菊 。 一天早晨 , 温如春去看菊花 , 在花畦边抬到写有《惜余春》的信笺 , 反复读了几遍 , 却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 因为“春”字是自己的名字 , 就更加喜爱它 , 便在书桌上详加评点 , 评语写得轻薄放荡 。
【|温如春从小就酷爱弹琴,即使住在旅店里,也一时一刻离不开琴】葛公听说温如春的菊花变成了绿色 , 觉得很奇怪 , 便亲自到温的书房来探访 , 看到桌上的诗笺 , 拿起来便读 。 温如春觉得自己的评点有些不雅 , 伸手夺过来揉成了一团 。 葛公只看到一两句 , 认出了正是良工房门口拾到的那篇《惜余春》词 , 心中大疑;进而连温如春的绿菊 , 也猜想是女儿良工赠送的 。 葛公回家把这些事告诉给夫人 , 叫夫人审问良工 。 良工感到委屈 , 哭着要寻死 。 这事没有见证 , 无法证实 。 夫人也担心这事传扬出去名声不好 , 盘算着不如把女儿嫁给温生 。
葛公赞同 , 将此意转告给温如春 , 温如春喜出望外 。 这天 , 温如春遍请亲友参加观赏绿菊的宴会 , 焚香弹琴 , 直到深夜才结束 。 回房睡下后 , 书僮听到书房里的琴自己响起来 , 开始还以为是别的仆人弹着玩的 , 可仔细看琴旁并没人 , 这才向主人报告 。 温如春亲自到书房察看 , 确实是琴不弹自响 。 那琴声生硬而不流畅 , 好像是想学自己的弹法 , 可又没有学会 。 温如春点起蜡烛突然闯进去 , 房里空无一人 。 温如春便将琴带回自己的卧室 , 那琴一夜没有再发出声响 。 温如春认为是狐仙弹奏的 , 想拜自己为师学习弹琴 。 于是他就每晚弹奏一曲 , 将琴摆放原处任其弹拨 , 夜夜藏着偷听 。 到了第六七个夜晚 , 那琴弹奏的曲调 , 满可以听上一听了 。
温如春成亲之后 , 和良工谈起过去的那篇《惜余春》词 , 才明白了他们所以能够成亲的原因 , 可始终不知道那诗词是从哪里来的 。 良工听到琴能自鸣的奇事 , 就去听了一次 , 说:“这不是狐仙 , 弹奏的曲调凄切痛楚 , 有鬼声 。 ”温如春不相信 , 良工说她家有面古镜 , 可照出鬼怪的原形 。 第二天派人去取了来 , 等着琴自己响起来时 , 温如春握着镜子突然进了书房 , 用灯火一照 , 果然有个女子在 , 只见她慌慌张张地躲在房角 , 再也藏不住身了 。 温如春过去一看 , 原来是从前避雨时遇见的那位赵宦娘 。
温如春大为惊奇 , 就追问她 。 宦娘含着眼泪说:“替你们当媒人 , 不能说对你们不好吧 , 为什么这样苦苦地逼我呢?”温如春收起镜子 , 要宦娘不要再躲避 , 宦娘答应下来 。 温如春就把古镜装进镜袋 。 宦娘远坐一旁 , 说:“我是太守的女儿 , 已经死了一百年了 , 从小就喜欢琴和筝 , 筝懂得了一些了 。 只是琴没有得名师指点 。 所以在九泉之下 , 仍感遗憾!那次你冒雨进了我家 , 听到你的琴声 , 十分钦佩;你向我家求亲 , 我恨自已是死去的人 , 不能和你结成伴侣 , 所以暗地里设法帮助你们二人结成美好姻缘 , 来报答你对我的眷恋之情 。 刘公子丢失的红绣鞋 , 还有那篇《惜余春》词 , 都是我做的事 , 我报答教师不能说不尽心了 。 ”温如春夫妇听了她的话 , 都非常感激地拜谢她 。
宦娘又对温如春说:“你弹的琴我能领会多半了 , 可是还没有学到其中的神韵和道理 , 请你再为我弹一次吧!”温如春答应了 , 一面教她弹琴 , 一面讲解指法 。 宦娘特别高兴 , 说:“真是太好了 , 我能领会了!”说着起身要告辞 。 良工原来喜欢弹筝 , 听说宦娘擅长弹筝 , 就想听她弹一曲 。 宦娘答应了 , 就演奏起来 。 宦娘弹的声调和曲谱好极了 , 都不是人间能够听到的 。
良工边听边打着拍子赞叹 , 请求向她学习 。 宦娘执笔写了十八章曲谱后 , 又起身告辞 , 温如春夫妇再三恳切地挽留她 。 宦娘悲切地说:“你们夫妻俩多么幸福 , 知己知音 , 感情深厚 , 我这个苦命人哪有这样的福气!如果有缘 , 只能下辈子相见了 。 ”说着她将一卷画像给了温如春 , 说:“这是我的肖像 , 若是你不忘媒人 , 可以挂在卧室里 , 高兴的时候 , 点上一柱香 , 对着我的像演奏一曲 , 那我就如同亲自领受了!”说罢 , 宦娘走出房门 , 消失不见了 。
喜欢我发布的故事 , 想看我发布的其他故事 , 欢迎关注、收藏、评论、强烈推荐、转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