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湖南姐妹被逼投奔生母,继父含泪收留,3个继女皆成研究生( 三 )


继父吃苦耐劳的坚韧品格和积极面对生活的乐观心态 , 给姐妹俩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 她们觉得眼前的这位父亲不仅是她们的恩人 , 更是指引着自己人生路上的灯塔 , 引领着她们向光明未来发奋前行 。

小事显大爱、暴雪见真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周围的村民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吃上了大米 , 结束了红薯拌饭的艰苦日子 。
可李小玲和继父一家人口众多、劳动力少 , 吃红薯拌饭一直延续到了2002年 。
在那个拼尽全力 , 刚刚能够解决温饱的艰难时期 , 无论日子多么苦 , 李享知对于孩子们在学习上的要求从来没有含糊过 。
上初二的时候 , 因为家里穷 , 李小玲不忍心向继父要钱买文具 , 她平时用的笔记本、铅笔、圆珠笔、橡皮擦等都特别省 , 有时候还偷偷去捡其他同学丢弃的、只剩一点点笔油的圆珠笔芯 。
那一次 , 李小玲在家写作业 , 圆珠笔没油了 , 妹妹也没有多余的笔可以使用 , 她愁眉苦脸 ,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
这时候继父进来了 , 看到她愁眉苦脸 , 问清楚了是什么情况 。
接着 , 他转身去里屋的抽屉里拿出两元钱让小玲去买笔 , 并且承诺以后家里再困难 , 买文具的钱也绝不会少她们的 , 学生没有文具 , 就像战士没有枪 。
此后的每个月里 , 李享知会拿出五元钱给孩子们买文具 。

对于孩子们来说 , 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只有读书才是走出农村的唯一出路 , 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够改变命运 。
这俨然成为了家里不成文的家规!
只要孩子们顺利考入高中 , 不管是哪一个 , 放学或者放假在家都不准再做家务或去田地里干活 , 只能专心致志地看书学习 。
几个继女都懂得继父的用心良苦 , 她们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 , 相互学习、比学赶超 , 每次都能把优异的成绩和金灿灿的奖状捧回家中 。
李小玲读高一时是在县城里 , 学习忙、路途遥远 , 很少回到家中 , 每次都是由继父定期给她送伙食费 。
那一次继父准时到来 , 破旧的衣服上沾满了泥土 , 他笑着从裤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递给了小玲 , 并嘱咐她不要太省 , 买点好吃的给自己补充营养 。
后来她放暑假回家才从母亲那里得知 , 当时继父送钱时家里没有钱 , 是他向别人借了一百元 , 及时送去学校的 。
李享知默默将所有的苦扛了下来 。
有一年夏天 , 他在田里侍弄庄稼 , 突然下起了雷雨 , 他没有带伞 , 浑身淋得透湿 , 回到家中当晚就发烧感冒了 。
因为舍不得钱去医院打针吃药 , 同时又放不下田里的农活 , 李享知硬是凭着一股韧劲撑了大半个月 , 才将这次感冒给压了下来 。

2008年元月中旬 , 史无前例的低温和大暴雪袭击了南方 , 湖南郴州成为了雪灾最为严重的地区 。
当时的李冬冬在郴州明星学校复读 , 正值学校放假时期 , 郴州断水断电、通讯中断 , 看着其他同学陆陆续续被家人接走 , 在郴州无亲无朋的李冬冬感到十分的恐惧 。
她一个人蜷缩在宿舍里 , 气温异常寒冷、没有电灯照明、也没有温热的食物可吃 , 无助恐慌压在心头 , 她觉得每一秒都在煎熬 。
就在李冬冬愁眉不展、茫然无措的时候 , 第三天早上 , 宿舍的门被推开 , 一个穿着一件军大衣、鼻子冻得通红的人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
李冬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来的那个人正是自己的继父李享知 , 愣了一会儿后 , 她扑过去 , 在继父的怀里嚎啕大哭 , 抒发自己内心积满的委屈 。
父女俩离开学校 , 车辆根本无法通行 , 他们只好用稻草捆着鞋 , 手牵着手 , 在冰上一步步挪 。
李冬冬的小脸冻得通红 , 鼻涕也时不时流了出来 , 但她的心被捂得暖融融的 , 那场景永生难忘!
和继父回到家后 , 李冬冬得知这一次继父为了去接她 , 花光了家里仅有的、用来过年的钱 , 她感到十分自责和内疚 。
可是李享知却平静地安慰道:


“过年嘛 , 一家人平平安安吃团圆饭才是最好的 , 只不过今年没法买好菜给你们改善伙食了 。 ”

厚重的父爱 , 让3个继女相继成才李享知虽然种了一辈子地 , 但年轻时候他却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 , 思想开明 , 深深懂得文化的重要性 。
在过去几十年里 , 他先后当过村里的文书、村主任、乡镇人大代表等 , 心胸豁达、与人为善的可贵品质深受村民们的好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