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特级女杀手薛鸣琴,蒋经国派上海潜伏,深夜酗酒后跳进黄浦江( 二 )


首先要明确薛鸣琴在上海的落脚点 , 只有知道了她的落脚点 , 才能摸排出她在上海的人际关系和行动轨迹 。 黄赤波深思熟虑后决定让薛钟铭夫妻配合 , 对其住所进行秘密监视 。
秘密监视很快有了收获 , 在9月14日 , 执行任务的警员发现薛家收到了一个包裹单 。 包裹单迅速送到了专案组那里 。
包裹单上向专案组传递出以下信息:
1.包裹是从闸北区的邮局寄出的;2.寄件地址是上海一家秘密工厂的代号;3.寄件人的姓名是薛芙蓉;4.寄出时间是三天前的上午;5.包裹内是“衣服、食品、药品” 。
警员在取包裹时进行爆破检测 , 确定不包含任何爆破物后才打开 。 包裹确如包裹单上所写 , 有衣服、布料等 。 同时还发现了全国粮票、钱和一封信 。

那封信是薛鸣琴写给薛钟铭夫妻的 , 内容很简单 , 说她奉命潜入上海执行极端机密的重要任务 , 但无法完成难以返台 , 只好自尽 , 还请父母多多保重 。
这个包裹的出现似乎解答了有关薛鸣琴的许多未解之谜 , 但仍不能排除这是国民党特务放出的烟雾弹的可能 。
上海市公安马不停蹄 , 继续排查薛鸣琴的落脚点 , 终于摸到了一点线索的苗头 。
一个叫宋寄萍的女人向警方交待——薛鸣琴曾在她家借住过几天 。

经宋寄萍讲述 , 警方清晰了她与薛鸣琴的关系以及薛鸣琴在借住期间的行动 。
原来宋寄萍与薛鸣琴是小学和初中的同班同学 , 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很好 , 在高中分校后依旧保持着联系 。 她俩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49年的春天 , 在一场老同学的聚会上 , 薛鸣琴穿着旗袍 , 说自己在银行工作 , 宛如一颗明亮的宝石 。
后来二人没了联系 , 直到1958年9月2日的傍晚 , 宋寄萍从化工厂下班回家 , 见到了九年未见的薛鸣琴 。 薛鸣琴自然编造了一套完整的谎言 , 宋寄萍无心怀疑 , 心中存着老同学的情意 , 让薛鸣琴暂住在了家中 。
警方通过对宋寄萍的观察 , 排除了她是薛鸣琴同党的嫌疑 。 又继续深入了解到 , 薛鸣琴在每天晚上都拿着一张上海市地图 , 直看到深夜 。

到了9月11日 , 薛鸣琴留下50元钱 , 离开了宋寄萍家 。
警方在宋寄萍家搜查到了她口中的上海市地图 , 上面有铅笔勾画、又被擦掉的痕迹 , 这些痕迹大都靠近铁路和港口 。 一些兵工厂的位置也做了标记 。
但警方没有找到宋寄萍说的 , 薛鸣琴初到她家时的暗红色行李箱 。
黄赤波局长与陈科长分析 , 行李箱很可能在薛鸣琴的死亡地点附近 , 便决定对青浦县薛鸣琴尸体发现处进行地毯式搜索 , 并向当地居民征询线索 。
警方接到当地居民反应 , 在发现女尸的前天 , 自家的小船丢了 , 后在距离女尸300米的河湾找到的 。 船上还多了一个茅台空酒瓶、两个空罐头、十几张糖果纸 。

这些东西由居民交给了警方 。 警方经过技术分析 , 确认是属于薛鸣琴的 。
可行李箱依旧没有下落 。 最令黄赤波担心的是 , 行李箱里装着薛鸣琴窃取的情报 , 而且由她的同伴携带、潜逃至了国民党当局 。
不过令人心安的是 , 警方对这一河段进行打捞 , 找到了薛鸣琴的行李箱 。
在这个暗红的行李箱里 , 装着两台美国制造的间谍相机 , 一台可以发报的小型收音机 , 两瓶密写药水 , 几个经过伪装的测定仪器 。
至此 , 有关薛鸣琴的案件侦破结束 。
那么 , 薛鸣琴作为军统女杀手 , 为何会落得投河自尽的潦草下场?她究竟经历了什么?

  • 【误入歧途临终悔悟】
薛鸣琴在1925年出生于上海 , 祖上历代经商 , 所以家境富裕 。 自己又天生聪颖 , 3岁背诵百首唐诗 , 5岁便写得一手好字 , 还有过“女神童”的称号 。
等薛鸣琴高中毕业后 , 正是45年抗日战争胜利 , 父母是想把她送到大学里继续学业上的学习的 , 但她偏偏不愿意 。
因为她在一个舞会上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 。

那是在五月份 , 此时上海是国民党重点经营的城市 。 薛鸣琴在舞会上受到一个小流氓的挑逗 , 意外被一位大叔搭救 , 薛鸣琴自此爱上了那位大叔 。
不过她不知道的是 , 大叔是三青团的人 , 三青团的重要任务是为戴笠物色合格的特工 。 大叔之所以搭救薛鸣琴 , 是因为他一眼便看中了薛鸣琴是当女特工的好苗子 。
很快 , 薛鸣琴由大叔经手进了军统 , 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军统的训练科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