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火星”的速看!( 二 )



火星1号基地自2018年发展至今 , 不管是从城市对外宣传层面 , 还是就拉动城市经济发展角度而言 , 金昌均可谓名利双收 。 且火星1号基地的发展与甘肃积极落实推进的“十四五”相关文旅规划、数字经济规划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

《甘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旅游示范带、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带、长城文化旅游示范带、红色文化旅游带四条文化旅游示范带 , 同时 , 推出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线路等系列主题旅游线路 。
而位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上的火星1号基地就在这些重点规划之中 , 作为精品旅游带、旅游线路中的重要一环 , 火星1号基地的品牌有望与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张掖丹霞等驰名文旅品牌并列 。

火星1号基地


火星车
此外 , 火星1号基地可与近在咫尺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结合 , 从而与青海旅游线路对接 , 推出青海湖—祁连山—火星基地精品体验线路;也可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结合 , 推出从发射到登陆全链条的火星特色科普体验之旅;还可与内蒙古阿拉善每年一度的越野e族英雄会活动联系起来 , 推出具有火星特色的越野项目……为我国大西北文旅产业繁荣发展增砖添瓦 。

火星1号基地所处区位图
至于在目前发展火热的数字经济领域 , 火星1号基地能深度对接的就更多了 , 在元宇宙技术的加持下 ,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

数据显示 , 今年暑期大西北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1倍以上 , 用户平均消费同比涨超160% , 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75% , 租车自驾游预订量同比增长3倍以上 。
同时 , 大西北旅游的年轻化、品质化、个性化趋势日益凸显 。 数据显示 , “90后”占比达60% , “00后”增速在所有用户年龄段中排名第一 。 沙漠探险、旅拍、观星、非遗考古等沉浸式文旅产品预订量全部翻倍 。
随着暑期旺季的到来 , 已经积累了一定知名度与粉丝量的火星1号基地在场景打造与年轻个性玩法上皆有其独到之处 , 在成为细分领域领头羊的同时 , 也填补了国内太空亲子旅游市场的空白 。
航天文旅发展空间巨大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 航天文旅正以无限魅力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
我国航天文旅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 进入21世纪后呈快速发展之势 。 产业投资规模自2016年起逐年增加 , 2018年、2019年投资规模均达到了400亿元以上 。
然而 , 尽管航天文旅发展迅速、特色突出 , 但由于当前发展模式较为单一且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等原因 , 在我国只能算起步阶段 , 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与科普需求 。
所以 , 从市场层面而言 , 我国航天文旅产品业态还需不断丰富与创新 。
首先 , 从航天文旅关注度方面 , 根据穷游网联合金昌火星1号基地共同发布的《会玩的中国人:玩转航天旅游》报告显示 , 94.4%的用户对航天旅游感兴趣 , 但真正体验过航天旅游的用户只有15.6% , 年轻群体是这一新兴玩法的先行者 , “90后”及“00后”占比分别为41.2%和21.7% 。
其次 , 从航天文旅体验形式来看 , 大致分为两种 , 一种是以四大发射基地为核心的观摩体验;一种是科技场馆开设的航天类科普展示 , 以及一些单体较小的主题类模拟体验项目 。 模式较为单一 , 文化旅游产品未成体系 , 业态不够丰富且缺乏深度体验 。
而火星1号基地补齐了这些短板 。 经过几年的打磨 , 产品由围绕文化传播和知识科普为主的1.0阶段步入到“3+4”主题体验场景的2.0阶段 , 开发了火星模拟生存体验中心、火星星际探索体验中心、火星数字互动体验中心三大体验中心 , 形成了探访红色星球、探秘火星之城、探寻火星居所、探玩火星秘境等四大主题内容的30项沉浸式体验项目 , 包含失重体验、真人RPG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火星睡眠舱等 。 多元场景、互动体验成为这一阶段产品的显著特征 , 产品布局逐渐向体系化、特色化、IP化进阶 。
据品牌方介绍 , 未来火星1号基地将形成“研学+文创+社区”的线上线下文旅产品体系 。
上:火星1号基地登陆仓
下:登陆舱时空走廊

火星1号基地失重乐园
研学方面 , 将打造“小小航天员”线上线下研学产品体系 。
文创方面 , 围绕火星IP , 形成多主题、多类别的文创产品体系 。
社区方面 , 打造线上线下火星城市社区 , 实现线上线下打通的多维社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