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赵志红这样的言行影响了法庭秩序 , 所以还不等赵志红说完话 , 他便被法警带下了场 。
赵志红
不过虽然法庭当时没有就“4.9女尸案”进行审判 , 但赵志红的话 , 却让另一边呼格吉勒图的哥哥昭力格图听到了 。
已经结婚生子的哥哥昭力格图 , 立马打电话告诉父母这个消息 。
接到电话的尚爱红一时之间激动得难以呼吸 , 她知道这是给儿子沉冤昭雪的机会 。
为枉死的儿子发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 李三仁和尚爱红几乎每天都会跑去法院 , 询问赵志红案件的罪行进度 。 不过不少检查方的人却劝说老两口不要再折腾了 , 事情都过去9年了 , 就算沉冤昭雪呼格吉勒图也不会死而复生 。
但对于老两口来说 , 在失去了呼格吉勒图 , 能够为儿子正名是他们最重要的事情 。 所以无论如何 , 他们也要洗去呼格吉勒图身上的罪名 。
图源网络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 老两口一个在家里苦学法律知识 , 一个整天往检察院跑 。 可是法院始终没有表态 , 更没有给呼格吉勒图证明 。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 , 真正的犯人赵志红还没有被审判 , 这让年逾古稀的老两口有些着急 。 尚爱红甚至告诉另外两个儿子说:“如果我和你爸走了 , 你们也要继续想办法给呼格吉勒图正名!”
听到母亲的话 , 昭力格图和弟弟郑重地点了点头 。
不过就在老两口以为 , 他们无法活着看到儿子沉冤昭雪的那一天的时候 , 一个叫做老汤的记者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
老汤是一名新华社记者 , 他在得知了呼格吉勒图和李三仁夫妇的故事之后颇为震动 , 并为此发表了新闻 , 希望能够帮助到老两口 。
推动了呼格案重审的新华社记者汤计
老汤的文章发表之后 , 立马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 很多人都为李三仁一家的遭遇感到不公 , 并有很多人站出来发声 。
而这样的反响同样传到了中央 , 没过两天中央的领导便要求当地警方就呼格吉勒图一案 , 成立专案调查组调查 。
几个月之后 , 调查组的调查便有了进展 , 并准备在2014年12月15日对呼格吉勒图一案进行重新审判 。
当天晚上8点 , 在家里焦急等待的李三仁和尚爱云 , 便收到了法院副院长赵建平亲自送来的判决书 , 同时赵建平也向老两口低头道歉:“对不起 , 我们杀错人了 。 ”
内蒙古高院副院长赵建平代表高院向呼格父母道歉
与此同时 , 老两口还接到了一个电话 。 这个电话是一个叫做刘爱女的人打来的 , 她是赵志红的母亲 , 她要为呼格吉勒图的父母表达歉意 。
除去这两句道歉之外 , 老两口还获得了205万的补偿 。
只不过对于老两口来说 , 这205万的巨额补偿并不重要 , 那迟来了18年的真相才更加重要 。
老两口抱着手上的判决书相拥哭泣 , 整整一晚上他们都没能睡得着觉 。
“呼格吉勒图案”为何不被重审2014年11月21日 , 呼格吉勒图的大哥昭力格图 , 陪伴父母来到了呼格吉勒图的坟前 。
这一天是内蒙古当地的“鬼节” , 一家人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来祭奠呼格吉勒图 , 只不过那一天除了祭奠之外 , 老两口还有好消息要告诉呼格吉勒图 。
昭力格图在弟弟的坟前摆放了母亲包好的饺子之后 , 便拿出了一张判决书的复印件点燃了起来 。
图源网络
他要把这份判决书烧给另一个世界的弟弟 , 让弟弟能够知道他的罪名已经被洗去了 。
但无论获得了多少赔偿 , 无论怎样的为呼格吉勒图正名 , 在18岁那一年失去生命的呼格吉勒图再也回不来了 。
其实说起来 , “呼格吉勒图案”的大有蹊跷在里面 。
在真凶赵志红主动坦白“4.9女尸案”后 , 他放下的10起命案中 , 却只被起诉了9起 , 那没有被公诉的 , 就是“呼格吉勒图案” 。
显然 , 有人在意图掩饰什么 ,
也许是为了拖延死刑时间 , 赵志红写长篇大论不断上诉 , 为“呼格吉勒图”翻案 , 送上了好机会 。
可就在当地法院要重审此案的过程中 ,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呼格吉勒图
当年“4.9女尸案”的关键证据 , 也就是在受害者身上取得的残留液体 , 消失了 。
根据相关警员透露 , 在呼格吉勒图受审讯后 , 很快就认了罪 , 但供词却前后不一 。
对于受害者的身高 , 一会儿说是160 , 一会儿说是165 , 实际上 , 受害人仅155 , 除此之外 , 连受害人体内的残留NDA都没有对比 , 仅以呼格吉勒图指甲缝里 , 有受害者相同血型的血迹为证据 , 将呼格吉勒图定了罪 。
推荐阅读
- 四川枪击案嫌犯已坠亡,受害人家属发声嫌犯本意并不是想去杀小孩
- 男子停车场幽会被妻子撞破,妻子站车顶怒吼:我哪里不如她
- 杀妻埋尸家中水泥地19年,案件破获前丈夫已遇车祸去世
- 夫妻5年卖4孩获利9万,父母得知真相被气到住院,面对警察谣言“我的孩子犯什么法”?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林镇“出租屋命案”解析:感情纠纷终引发悲剧
- 天津贵妇失踪,警察在现场看到一只猫举动奇怪,随后立刻逮捕丈夫
- 1997年,宁夏员工在内蒙古用150元买下一块石头,4年后涨到96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