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7年前,辞职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师,如今怎样了( 二 )


渴望自由的“乖乖女”
1980年 , 顾少强出生在河南 。 父母是知识分子 , 工作十分忙碌 , 只能将年幼的她一个人留在家里 。
对于顾少强来说 , 孤独的空气是唯一陪伴她成长的东西 。 她的童年被锁在了封闭的家庭空间里 , 她无数次伸头望向外面热闹的世界 , 渴望接触更多美好的东西 , 然而这种渴望却总是被平淡却又紧张的成长节奏打败 。

顾少强
如同传统中国家庭中的孩子一样 , 顾少强开始上学 , 从小学到高中 , 日子在一张张试卷铺成的黄金大道上展开 , 从来没有第二条路选择 。
母亲的期望催促着顾少强在这条路上奔跑 , 她来不及思考自己想要的人生 , 因为生活已经被周考月考联考填满 。
她只能载着母亲的期待拼命向前 , 在应试教育的独木桥上撞得头破血流 。
而童年埋在心里的那一点对自由的渴望 , 在这种乏味单调却有充实的学习生活中失去了生长的土壤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多年的埋头苦读终于在高考那年有了回报 。
2000年 , 顾少强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 , 四年后顺利毕业 , 拿到了心理学学士学位 。

顾少强
优秀如她 , 毕业后就收到了好几所中学的工作邀请 , 最后选定了河南省实验高中 , 开启了自己的教学生涯 。
不难看出 , 到目前为止顾少强的人生都是一帆风顺 , 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难以化解的困难和挫折 。 学生时代学业有成 , 求职顺畅刚刚毕业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
顾少强拥有的东西 , 是许多人一生的追求 。 但顾少强的内心却并不开心 , 因为这不是她所选择的人生 。
看似完美的人生其实都是在母亲的操控下实现的 , 她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没有消失 , 只是在“乖乖女”的假象下越藏越深 , 连她自己也没有发觉 。
教师这份工作的确让顾少强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 , 她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课程之中 , 不仅对教学内容非常重视 , 而且喜欢创新教学形式 , 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
然而这种满足感还是不得不为高考让步 。
心理学作为一门不用高考的学科 , 在高中尤其是高三阶段非常不受重视 , 学生们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没有精力再配合顾少强去探索心理学课程 , 这让顾少强的失落感一年比一年更强 。

顾少强
一年两次的旅行 , 成为了她解压的唯一方式 。 每当放寒暑假 , 顾少强就会背上背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 在旅行中尽情地释放压力贴近自然 , 听自己心底的声音 。
当其他的同事忙着恋爱、结婚、照顾家庭的时候 , 活得肆意潇洒的顾少强正在西安参观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在海边感受温暖的阳光和海风带来的闲适惬意 。
旅行让她的心灵得到了抚慰 , 也让她明白了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
每旅行一次 , 她想挣脱平淡生活束缚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 。
直到在大理古城遇到志同道合的于夫 , 她找到了爱情 , 也看到了一种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 终于下定决心辞职 。
春节过后 , 顾少强从大理回到河南实验中学 , 为自己的学生们上了最后一堂课 , 正式提交了辞职信 。
一夜成名
2015年4月14日 , 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校长按时踏进办公室 , 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
除了安静在办公桌上躺着的一封信 , 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 校长拆开信封 , 发现这是一封“另类”的离职信 , 上面只有短短的十个字 , “世界那么大 , 我想去看看” 。
落款是在这所学校兢兢业业了十一年的心理老师 , 顾少强 。
校长看着这简单却又充满理想主义的辞职信 , 很难和平日里循规蹈矩本本分分的顾少强对上号 。
那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 , 写封信的“杀伤力”会有多大 。 他更不会想到 , 短短的十个字很快就会卷起一场网络热议 。
顾少强原本想在辞职信上写“不干了 , 去旅行” , 但心里对即将到来的未知生活充满期待向往的她最后决定用一句更加诗意的话来表态 。
于是 , 就有了那句“世界这么大 , 我想去看看 。 ”
紧接着 , 顾少强带着自己的行李箱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成都——于夫所在的地方 , 开始了新的生活 。
当飞机落地打开手机的那一刻 , 她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网络红人 。

顾少强
原来 , 当时同事看到她的辞职信觉得很新奇 , 随手拍了个照片晒到了朋友圈里 。 谁知这句话被人一再转发 , 竟然很快登上了网络热门话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