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休眠”甲烷或被唤醒,第六次大灭绝时期到来?( 二 )


为此许多悲观的人甚至表示 , 一旦温度到达了某个限值 , 北极的1.4万亿吨甲烷都被唤醒 , 那么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就真的要来了 , 而始作俑者就是人类 。

生物大灭绝概念图
生物大灭绝事件相较于地球漫长的年龄来说 , 地球生物诞生的历史其实并不长 。 但是就在这几亿年的岁月当中 , 地球上的生物已经经历过5次大灭绝事件了 , 每一次生物大灭绝到来 , 都会将整个生物圈重新洗牌 。 在灾难结束之后 , 新的生物会陆续登上舞台 。
人类的祖先哺乳动物 , 正是在经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之后 , 才开始崛起 。 如果说没有这次意外将恐龙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那么哺乳动物是很难迎来自己的盛世的 , 毕竟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了 。

“恐龙大灭绝”
地球历史上发生过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分别是奥陶纪生物灭绝、泥盆纪生物灭绝、二叠纪大灭绝、三叠纪大灭绝以及白垩纪大灭绝 。
这之中除了大家最熟悉的白垩纪大灭绝之外 , 最惨重的一次是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大灭绝事件 , 这一事件造成超过95%的生物灭绝 。
随着科学家对此前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研究愈加深入之后 , 他们就显得更加害怕 , 因为以目前地球的现状以及物种减少的情况来看 ,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高潮可能已经临近了 。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概念图
值得一提的是 , 科学家的这种认知一般是在全球变暖影响凸显之前提出的 , 随着各地的“孽力回馈”越来越多 , 已经没有人敢说人类绝对能够在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幸免于难了 。
毕竟我们的头脑再聪明 , 也不过是肉体凡胎 , 所以在环境的剧变之下 , 人类能否快速适应还是要看运气 。

全球变暖概念图
尤其是像冻土融化、甲烷释放、冰川融化等事件愈加严重时 ,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影响会比人类想象得更严重 , 来的时间可能也会更早 。


资料显示2014年 , 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家斯图尔特·皮姆发表研究警告人类已经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 , 称目前的物种灭绝速度比正常情况快1000倍 。

物种灭绝速率图
由此可见 , 在许多人心中生物大灭绝可能是“一次性”的 , 但是科学家则认为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 按照他们的观察数据来看 , 我们早就已经进入了灭绝前奏却不自知 。
北极休眠甲烷被唤醒就像是一个信号 , 在警告人类如果再不行动 , 温室效应在未来将会恶化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 而人类文明肯定会因此灭绝 。
不过对于这件事情 , 不少科学家也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 他们认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并未到来 , 这些迹象只不过是人类活动对自然产生的影响罢了 。 不论是升温还是甲烷 , 在短期之内都不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

北极甲烷
部分科学家持有乐观态度这些年被人类宣布野外灭绝的生物有很多 , 但是有一些往往在过了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后又冒了出来 , 让人摸不着头脑 。
所以部分科学家认为 , 灭绝动物的统计数据不够精确 , 有一些被判定灭绝的生物可能生活在人类并未涉足的地方 。

费希尔在《皇家学会学 b辑:生物科学》里写道:我们确定的自16世纪以来走向灭绝的哺乳动物有187种 , 然而有67种曾经从人们眼前消失的动物又重新露面 。

消失千年后“复活”的里海马
如果我们仅仅以动物灭绝的数字来判定生物大灭绝事件即将到来 , 未免有些太不客观 。 而且相较于几亿年的生物进化史尺度 , 人类这短暂的历史数据并不能说明什么 。
毕竟自然界是有自我调节能力的 , 只要不是做得太过分 , 想致使大灭绝事件发生是很困难的 。
除此之外针对北极甲烷被唤醒的问题 , 普林斯顿大学有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发现 。 原来由于甲烷细菌的缺失 , 他们发现许多的北极土壤在吸收甲烷 , 而且这种吸附能力会随着温度的上升变强 。

北极甲烷
他们在北极地区进行研究的时候就发现 , 这里的温度在三年之间从0摄氏度上升到了18摄氏度 , 可是甲烷非但没有升高反而减少了 。 这就意味着 , 一些富含甲烷的土壤或者海域将其排除后 , 其他的地区会进行吸收 , 而且吸收能力在不断增强 。

北极土壤
当然 , 吸收甲烷的应该是其中的一种细菌或者细菌群 , 它们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活力更盛 。 这样来看的话 , 自然好像确实有维持微妙平衡的能力 , 而人类文明也不会就此陨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