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明清处于“小冰河”时期,那么三百年前的夏天,到底有多冷?( 二 )


历史上的冰期从我国历史来看 , 气候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我国的第一次小冰期 , 发生在周朝 。 当时出现了气温骤降 , 粮食减产甚至无法生长 , 由于气候变化 , 北方的少数民族被寒冷影响得更大 , 因此南下侵略 。

周朝本就因为气温下降 , 粮食产量降低 , 出现统治危机 , 再加上统治者昏庸无能 , 周幽王竟然“烽火戏诸侯” 。
这主要三个原因 , 导致周朝不得不迁都 , 经济、军事大不如前 , 由此开始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割据时期 。
第二次小冰期发生在东汉 , 持续时间长 , 破坏性大 。
各地发生饥荒 , 百姓易子而食 ,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 , 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 少数民族也不断侵扰中原 , 甚至最后发生了五胡乱华事件 。
第三次小冰期发生在唐末到宋初 , 持续时间长 , 加上灾荒和战乱 , 人口大量减少 。
第四次小冰期就是明清时期 , 这一时期也可谓是多事之秋 , 气温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病虫害、瘟疫 , 百姓民不聊生 , 爆发了李自成等农民起义 。

北方草原气温更低 , 游牧民族生存难以为继 , 满族入关 。 再加上明朝本身的固有问题 , 多重打击下 , 最终明朝灭亡 。
地球的气候实际上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 在自然环境面前 , 即使是现代人类依然显得渺小 , 何况是古代的人类 。
天灾固然无法避免 , 但是若能在天灾面前团结一心 , 或许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
若是统治阶级在天灾面前还敢中饱私囊 , 那么迎接他的就是农民起义的潮水 , 历史的走向也就发生改变 。

小结300多年前 , 由于地球气候骤变 , 小冰期的到来 , 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 严寒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接踵而至 。
生活在当下的我们 , 享受着现代科技的便利 , 或许已经不能对古代这一时期的人们产生共情 。
【都说明清处于“小冰河”时期,那么三百年前的夏天,到底有多冷?】但是根据冰期发生的原理 , 谁又能肯定地说 , 冰期不会再次到来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