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秀Web3.0乱象初现:规则混乱、中心化自缚( 二 )


运营粗糙
头号藏家凝视深渊 , 也被深渊凝视 。
数字藏品成交后 , 头号藏家会向作者收取30%佣金 。 关于佣金如何分配 , 头号藏家并未明确解释 。 一般来说 , 佣金由平台佣金、上链技术服务费和电商代运营费用组成 。
以阿里拍卖为例 , 数字藏品卖出后作者需要向阿里拍卖支付5%平台佣金 , 15%上链费和20%TP信息服务费及电商代运营费 , 共计抽成30% 。
由于未公开抽成分配比例 , 天下秀存在较大运作空间 。 数藏创作者田莉表示 , 自己之前和一家数藏平台合作 , 抽成比例在几轮协商后由50%降至20%以下 , “数藏平台完全躺赚 , 就算抽两成平台也不会亏 。 ”
拥有两个购买端口 。 除了通过微博购买数字藏品 , 用户还能从头号藏家自有app进入平台 , 参与竞拍数字藏品 。 目前 , 两个端口还没有完全互通 , 只有极少数系列数字藏品可以在两个端口同时看到 。
有趣的是 , 两个平台之间规则存在不同 。 在微博端 , 平台在用户协议中说明数字藏品不支持转售和转赠 , 在自有app里却没有做出相关规定 , 用户可以在购买部分数字藏品180天后转赠他人 。
有漏洞可循 , 用户们立刻展开场外交易 。 在闲鱼上 , 头号藏家的数字藏品标价从80元到10万元不等 , 发售价59元的数字藏品转手可以卖到280元 , 价格翻了好几倍 。 值得注意的是 , 用户转赠时 , 平台还会收取转赠人10%的手续费 。
未来或开放二级市场 。 目前 , 微博和app内购买的数字藏品不支持二次出售 , 但产业科技发现 , 头号藏家自有app内存在“出售管理”板块 , 消费者可进入查看在售藏品和收款金额 。 业内人士指出 , 这或许是头号藏家想开放二级市场的信号 。
一名头号藏家工作人员表示 , 目前还没收到开放二级市场的消息 , 但据现状推测 , 他认为开通二级市场可能性很大 。 头号藏家社群内 , 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何时开放二级市场 。
购买过头号藏家商品的王晶对二级市场颇为期待 , “早就听说要对接交易所了 。 ”即便呼声很高 , 头号藏家开通场内交易仍存在较大合规风险 。
从头号藏家的数藏展示页看 , 其对风险提示做得并不充分 。 数藏平台自由交易可能诱发金融风险 , 因此大部分数藏平台会在每件商品详情页做出风险提示 , 如阿里拍卖会明确表明不支持购买人用于场外交易、炒作和其他商业用途 。
头号藏家上 , 消费者除了从用户协议中得到提示 , 只有极个别商品详情页会出现相关风险提示 , 大部分商品对于出售和转赠问题表述模糊 。 被“忽悠”着买了藏品的阿灿非常后悔 , “买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平台不支持转赠和出售 , 以为有转赠按键 。 ”
低创作门槛易诱发版权盗用乱象 。 实际上 , 目前国内数藏平台内创作者鱼龙混杂 , 版权纠纷频发 , 但大部分平台更倾向于撇清关系 , 头号藏家也不例外 。
头号藏家在用户协议中声明 , 平台不对创作人的作品权属和授权关系作认证 。 这意味着一旦出现创作者侵权行为 , 亏损的是买家 , 与平台没有任何关系 。
今年5月份 , 有消费者在第三方投诉平台投诉 , 称头号藏家用国画为噱头欺骗消费者 。 该消费者付款后点进主创人微博才知道微博账号不存在 , 网络也没有关于其IP工作室任何工商信息 。
难寻增量
从数字藏品等Web3.0布局看 , 天下秀的模式比较粗糙 , 概念大于现实 , 似乎很难带来业务增量 。 这对天下秀的经营现状而言 , 不是好兆头 。
2021年 , 天下秀营业收入45.1亿 , 同比增长47.4%;归属股东净利润3.5 亿 , 同比增长 19.9% , 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 。 天下秀解释称 ,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公司加大了在新媒体商业业务上的产品升级改造和创新业务布局投入力度所致 。
天下秀主营业务为红人营销平台业务和红人经济生态链创新业务 。 2021 年 , 营销平台业务收入 42.9 亿 , 同比增长 45% , 占总收入比例 95%;创新业务收入 2.22 亿 , 同比增长 124% , 占收入比例 5% 。 其中 , 红人营销平台收入主要由 WEIQ平台贡献 。
平台上活跃商家较少 。 2021年 , WEIQ平台累计注册商家 179412 个 , 较2020年增长 12683 个 。 但财报显示 , WEIQ平台的活跃商家客户数仅有7918 个 , 其中品牌客户 799个 , 仅占注册商家0.4% 。
平台提现困难 , 引发用户不满 。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 , 关于WEIQ平台体现困难、平台限制提现的投诉超90% , 虽然WEIQ平台表示提现时长为5天 , 多名用户仍反映平台故意提高提现门槛 。 况且 , 提现时间较长 , 存在资金沉淀嫌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