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家五口惨遭灭门,亲孙子下此毒手?父亲:生了个畜生( 二 )



郝东生是郝鸾爷爷的第三个儿子 , 郝鸾爸爸则是排名老二 , 两个老人家和老三一起住 。 郝鸾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 , 将郝鸾这个烫手山芋送给爷爷奶奶照顾 。
但是不服管教的郝鸾怎么可能会听爷爷奶奶的管教 , 叔叔婶婶又因为这是二哥的儿子也不好把话说得很难听 。
于是郝鸾变得更加目中无人 , 从一开始的只是小额小额地偷 , 到后来有一次直接拿了爷爷奶奶压在床底下的几千块钱 。
这样的事迹不胜枚举 , 就是因为郝鸾沉迷于网络和游戏 , 以及在朋友面前打肿脸充胖子 , 才导致他一次又一次地将目光放在家人的钱包上 。

很多邻居都奇怪为什么郝东生家的楼顶还装了一层防护网 , 其实就是为了防郝鸾偷偷潜进爷爷奶奶的窗户偷钱 。
作为郝鸾的爸爸妈妈其实也非常着急 , 孩子不听管教 , 也不在乎家长打骂 , 只要说教就当耳旁风 。
但是打也不能打 , 毕竟16岁了 , 打他的话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就更加恶劣了 , 作为父母也担心这么大的孩子会因此面子上挂不住 。
遇到逆反心理这么重的孩子他们能怎么办呢?

那么难道郝鸾就仅仅是因为偷钱对家人心生不满 , 就连杀五位长辈吗?背后或许还有更多的隐情 。
家庭氛围压抑
郝鸾会成长为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有原因的 ,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的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关系闹得特别僵 。
要知道 , 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对世界的接纳程度大部分都源于模仿他的父母 , 如果父母仇视一切 , 那么孩子也对世界充满了抱怨 。

如果家长或长辈在孩子面前指责其他亲人的话 , 不管是多么无心的一句话 , 也会在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 , 甚至创伤 。
比如一些婆媳关系不好的家庭 , 奶奶和妈妈出气似的互相在孩子面前讲对方的不是 , 是会导致孩子不再相信双方任何一个家长的权威以及形象了的 。
而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对亲人失望、对家庭失望 , 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 进而怀疑社会都是人性本恶 , 然后孩子自己就也变成了这样的人 。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和谐的家庭关系与紧张的家庭关系中成长会截然不同 。

可是郝鸾的家长就是不明白这些 , 爷爷奶奶会当着孙子的面指责儿媳妇不是个好东西 , 妈妈则当着儿子的面骂老人不会做人 。
这些彼此指责的话会在郝鸾的心理留下巨大的阴影 , 爷爷奶奶的形象和妈妈的形象就这样在郝鸾的心里破碎 。
所以郝鸾仇视父母、仇视爷爷奶奶 , 甚至仇视社会 , 觉得没有什么人是“好东西” , 也是因此他不服父母长辈的管教 , 变得是非不分 。
而自从郝鸾接触到网络游戏之后 , 在这个虚拟世界里 , 他可以凭拳头说话 , 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

所以他荒废了学业 , 将所有的时间都消磨在了网吧里 , “成日成夜地上网 , 家也不回” , 等到在游戏里把钱花光之后 , 就会想尽办法地往家里偷钱 。
也是因为染上了沉迷网络、偷盗的习惯 , 导致爷爷奶奶对郝鸾更加不待见 , 爷爷还曾经直接说“老大的孩子我管 , 老三的孩子我也可以 。, 老二的我不想管” 。
其实郝鸾对这句话早有预料 , 因为他一直觉得自己确实就是这个大家庭里多余的孩子 , 因为在他的记忆里 , 包括爸妈、爷爷奶奶在内的所有长辈对他从来都只有打骂呵斥 。
但是这种直白地表示对他的厌恶的话语还是让作为孩子的他感到受伤 , 心理也因此变得更加扭曲 。

对郝鸾来说 , 偷钱变成了不仅是为了满足打游戏的需要 , 也变成了他挑战长辈权威、获得乐趣的一种手段 。
【2004年,一家五口惨遭灭门,亲孙子下此毒手?父亲:生了个畜生】于是郝鸾就陷入了偷钱、被嫌弃、怨恨长辈、偷钱、被嫌弃、怨恨长辈这种反反复复的循环里 , 无法自拔 。
或许郝鸾确实对爷爷奶奶等各位长辈内心充满了怨恨 , 但他杀的人里还有九十多岁的祖奶奶 , 他又是怎么下得了手的?案发前还发生了什么?

山雨欲来风满楼
案发前一周里 , 郝鸾和爷爷奶奶爆发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争吵 , 原因是郝鸾为了维护自己的妈妈 , 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清白 。
那天郝鸾妈妈和同事在街上偶然捡到了一部手机 , 非常新 。 本着捡来的不要白不要的心理 , 郝鸾妈妈就丢了自己原来的那台手机 , 高兴地换上了这部捡来地新手机 。
说实话 , 从郝鸾妈妈的这些贪小便宜的行为也不难明白为什么郝鸾会染上这么多的坏习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