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通报“套路鉴”新型骗局!( 二 )



“套路鉴”创始人被抓 揭秘幕后行骗细节
据朝阳公安分局探长李斌介绍 , 此次收藏品“套路鉴”诈骗犯罪活动集中打击行动中 , 朝阳公安分局共打掉涉案公司13家 , 其中3家文物鉴定公司幕后老板为盛某某 , 现已被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
据盛某某供述 , 现全市实施新型“套路鉴”诈骗模式的公司为其首创 , 其他涉案公司均系借鉴其非法经营模式 。 吸引客户进行“套路鉴”的话术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 第一个环节就是通过互联网获取客户信息 , 由公司“业务员”拉客户 。 第二个环节是“业务员”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客户后 , 抬高客户手中的藏品价值 , 让客户以为可以获取高额回报 , 引诱客户支付鉴定费进行鉴定 。 一旦支付 , 客户就已经上套 。 第三个环节是告知客户藏品为赝品或是藏品为真但恶意压价 , 以此不退鉴定费 , 并确保客户不在本公司进行交易 。
涉案公司对“业务员”均进行了专门的话术培训 , 就鉴定公司基本情况、地理位置、收费标准等问题 , 有详细的说明范本 , 给鉴定公司营造一个规模很大、非常正规的对外形象 , 骗取客户信任 。
该公司成员会针对客户询问收藏品价值 , 设置有详细的应答套路 , 话术中将藏品具体分为陶瓷类、钱币类、青铜类、字画类、玉器类等等 , 不管客户手中是什么类别的藏品 , 都有对应的话术和价格进行应对 。 “一般陶瓷类一次鉴定2000元 , 字画类一次鉴定800元 , 虽然钱不多 , 但是按件收费 , 辐射全国 。 ”李斌介绍 , 当客户误认为自己的藏品价值高昂 , 失去冷静理智的判断后 , 该公司则会以鉴定为正品就免费拍免费卖、鉴定价值超过5万元会退还鉴定费、收了鉴定费不收宣传费服务费、为确保交易正规鉴定必不可少等各种理由 , 让客户认为进行鉴定是收藏品交易中理所应当的一步 , 进而落入圈套 , 缴纳鉴定费用 。
而据盛某某供述 , 这套诈骗手段之所以“新” , 主要是规避了以往藏品骗局中的风险 。 不惦记着藏友的藏品 , 不在微信中留下任何承诺 , 也不寻找买家当托 , 无论是真是假一律退回 , 只为骗取鉴定费 , 同时遵循着“只要报警就退钱”的宗旨 , 避免警方发现 。
李斌介绍 , 案发后 , 事主多因公司搪塞合同正规而自认吃亏 , 或因公司退款而不再追究 , 少数事主因不认同鉴定结果以合同纠纷、经济纠纷等缘由报案 , 使得相关警情被认定为民事纠纷 。 同时 , 涉案公司通常隐藏在古玩市场周边写字楼内 , 让普通收藏爱好者难以甄别 。 更有甚者认为公司鉴定不专业 , 转投另一家骗子公司再次被骗 。
警方提示:收藏品买卖需冷静 , 切莫相信高价获利等虚假宣传 , 一旦发现被骗等情况 , 请第一时间进行报警 。 北京警方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打击此类犯罪行为 , 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 有力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