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雪覆盖的奥奇克盐丘
1、盐山秘境—千盐竞秀
走进盐山 , 白色叠垒的盐层 , 在阳光的照射下 , 仿佛到了冬日的北国 , 银装素裹 , 流出地表的暗河 , 会让你以为是现代冰川;
秘境里的盐瀑布群
雨水作用下的盐层表面 , 犹如万把利刃直指苍穹 , 大有与宇宙争雄之势 , 琳琅满目的美景使人流连忘返 。
盐丘与盐瀑
一步一风景 , 一处一惊喜 , 考察走在盐溪上 , 听着咔嚓咔嚓的声音心痛得让你会不忍心落步 , 即使被岩盐石粒隔到脚疼 , 也忍不住想深入探索 , 如果说大峡谷是一场绝美风景之旅 , 那盐山就是一场惊喜与刺激并存的探险之征 。
行走盐溪
2、“悉尼歌剧院”里上演着温宿“盐火山”的故事
进入奥奇克大盐谷 , 第一道美景莫过于天然的“悉尼歌剧院”了 , “盐浆”的挤压上拱在形成盐丘的同时造成上部岩层发生褶皱弯曲 , 河流沿边界面的冲刷切割 , 造成了盐丘顶部背斜褶皱的残缺不全 , 正是这个残缺的美 , 为我们缔造了惟妙惟肖的“悉尼歌剧院”的美景 。 正是这个世界级闻名的大歌剧院 , 要为我们演出世界级的“盐火山”背景下的一系列科学故事 。
盐丘南部边界
盐丘与底劈褶皱形成的“悉尼歌剧院”象形山
3、“盐火山”与“悉尼歌剧院”
与“悉尼歌剧院”褶皱美景隔河相对的是一条从山上飞奔而下的多级盐瀑布 , 瀑布正是沿着“盐火山”的火山通道边部从天而降 。 在这里 , 盐、盐火山与盐浆流、盐丘、盐瀑布、盐溪 , 盐晶、盐溶景观…… , 成为温宿“悉尼歌剧院”为我你带来盐科学故事的第一乐章 。
溪流盐晶
4、一白、一红、一彩的三色峡谷
盐的高溶解性与各种砂岩的不溶解性 , 在来自天山腹地冰雪融水与雨水的共同作用下 , 一条深达500余米 , 宽数十米的弧形大峡谷 , 沿着盐丘的边界很自然地就形成了 , 这条特殊峡谷的形成展示出盐丘与它周围岩层一白、一红、一彩的三色峡谷景观 。
三色峡谷
5、保护盐山的“红院墙”
地下盐层的在南北向高压的挤压下 , 发生熔融形成“盐浆” , 距今大约260万年前后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产生的强大而持续地挤压了 , 迫使地下深处的“盐浆”向上拱起 , 并推动覆盖“盐浆”的地层发生褶皱变形 , 由于这种地下熔融的“盐浆”常常呈圆形或椭圆形上拱 , 在它上覆岩层中就会形成一些与“盐体”形状相似的环形断裂与垂直“盐体”是、放射性的断裂 。 在流水的快速侵蚀和溶蚀下 , 在盐体与周围岩层之间快速溶蚀形成峡谷 , 盐体外侧的岩层应形成密集的环形断裂 , 而发生环形崩塌 , 久而久之 , 在“盐丘体”周边的红色砂岩就形成了一道高大而连续的弧形崖壁 , 又因盐丘体的高溶蚀性 , 山体快速变低 , 而其边部的红色崖壁的风化与剥蚀相对较慢 , 渐渐的便高出盐丘体百米以上 , 犹如皇宫大院的红院墙 , 成为保护温宿盐山的“红院墙” 。
红院墙
6、白色盐瀑群
盐丘形成后 , 雨水和雪水使地表的盐溶解 , 强烈的日照与蒸发 , 使过饱和的盐水中溶解的盐重新结晶 , 在丘状山体的表面弧形崖壁与沟壑中形成了一道道、一条条白色的飞瀑 , 形成国内最大的盐瀑群景观 。
随处可见的盐瀑群
每一条溪谷都会形成盐瀑
7、可以现场实验观看的真正的“盐”溶地貌
喀斯特地貌在国内外都非常的奇特 , 说它们是岩溶地貌 , 对许多游客来讲 , 仍然是不能给大家直观地演示出来 。 与形成喀斯特的碳酸盐岩不同 , 由于盐在10°C的溶解度是357.2g/L , 而碳酸盐岩的溶解度只有0.013g/L , 因此 , 盐喀斯特地貌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形成 , 而碳酸盐岩喀斯特地貌则需要数百年 , 甚至数万年才能形成 。 在这里的盐 , 真的可以让你在现场很快地就能感受到盐被溶蚀的现象及形成的各种景观 。 为你上演一幕真正的“盐溶”剧目 。
残留的巨大崩塌盐块被溶蚀后形成的盐溶景观
8、比“雪山”更罕见的“盐山”与“刀山”
对于生活在内地和南方的人来说 , 雪山和冰川已经很少见了 , 但是 , 如果你在温宿能够见到“盐山和盐冰川” , 那将会是人生怎样的一种兴事 。
温宿盐山地貌奇特 , 主要表现在含有一定杂质盐体中的盐经水溶解掉后 , 山体变得刀刃般地直立 , “盐刀”“盐锥”、“盐剑” , 整个山体犹如插满千万把尖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