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已经知道太阳黑子活动以及日冕层的喷发会影响地球的状态 , 科学家通过太空天气预报中心的数据服务每天分析太阳黑子区域以评估威胁 。
监测和记录太阳黑子大小、数量和位置变化 , 以评估来自活动区域的地球定向太阳耀斑和日冕喷发的可能性 。
考虑到地球近年来的天气变化以及逐渐恶劣的自然环境 , 太阳的天气活动是否会影响到地球的气候环境呢?
根据NASA的观察 , 太阳作为一个巨型的带电能量体 , 太阳本身会携带强大的磁场 , 而它的磁场会经历一个周期 , 这便是太阳周期 。
每隔11年 , 太阳周期便会发生一次磁极翻转 , 也就是说太阳的南北极会互换位置 。
太阳周期会影响太阳的活动 , 这直接反映在太阳黑子中 。 它是由太阳磁场引起 , 随着磁场的变化 , 太阳表面活动也会发生变化 。
科学家为了记录太阳的周期 , 所采用的方法便是计算黑子的数量 。
在周期开始的初期 , 太阳活动极小 , 或者是黑子最少 。 随着时间推移 , 太阳活动以及黑子数量便会增加 。
太阳活动带来的另一个变化便是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 , 这在太阳周期中会增加 。
强大的能力和物质爆发会被送入太空中 , 它确实会对地球造成影响 。
但是 , 太阳活动影响最多的 , 最直观的体现则是极光 , 以及无线电通信 , 最极端的喷发情况甚至会影响地球上的电网 。
对于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以及航天设备来讲 , 监测太阳周期意义重大 。
因为太阳周期带来的辐射是很危险的 。
如果能提早预测太阳周期的活跃时间 , 卫星则可以进入安全模式避免损坏 , 而宇航员则会推迟在太空中行走 。
太阳周期与地球气候尽管太阳周期变化有11年的时间 , 但是来自太阳的总辐射 , 在半规则起伏中最多会有0.15% 。
换据说 , 太阳辐照度的短期变化不足以对地球气候产生长期影响 。
太阳辐射的持续变化在几十年或者几个世纪中发生的变化可能会对地球气候系统产生影响 。
有人或许会说 , 过去几十年来 , 科学家都监测到气温的上涨和气候变化事件 , 难道这不可能吗?
诚然 , 太阳长周期活动会给地球带来影响 , 但它并不是我们近几十年来所看到的全球变暖趋势的原因 。
我们不能简单地估计全球温度和降雨量 , 并由此得知其中多少是受太阳总辐照度变化的影响 。
厄尔尼诺、火山活动、温室气体增加等 , 这些都会影响地球的温度和天气模式 。
如今科学家会利用计算机模型来分析所有变化的可能以及带来的相关影响 。
就目前来讲 , 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太阳周期及其相关的辐照度短期变化不能成为推动目前所看到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力量 。
虽然来自1979年的气候监测基于空间的太阳辐照度测量 , 但人类长期以来通过监测磁活跃太阳黑子的增加和减少来记录太阳周期 。
针对于这些长期记录 , 相关证据显示 , 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在短期幅度的变化表中 。
总体来讲 , 过去35年内的观测记录中没有记录到太阳能量输出的实质性变化 。
但科学家在研究气候变化时仍会考虑所有的可能性 , 其中就包括太阳变化 。
事实上 , 太阳活动更多的是帮助地球维持其本身的温度 , 任何一点小幅度的周期降频 , 都会使得地球变得相对更冷 。
另一方面可以排除太阳周期对地球气候影响的是 。
如果太阳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 那么我们应该会看到从地表到平流层的所有大气层都在变暖 。
然而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地表变暖和平流层变冷 , 这与地表附近吸热气体聚集带来的变暖一致 , 而不是太阳变得更热所导致 。
在过去几十年里 , 人类活动影响毫无疑问是整个变暖事件的直接因素 , 如今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 。
【地球出现四五十度高温!太阳2周内“喷火”36次,它们有关系吗?】在未来的全球气候事件中 , 我们都应该更加关注其变化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
推荐阅读
- 科学家将死蜘蛛“复活”,成为抓取零件的工具
- 为什么兵马俑会涂装蓝色超导材料?竟然读出不可思议的黑科技故事
- 毅力号遇到一点点问题,取样系统附近发现一团“毛线一样的东西”
- 迄今为止,依然让科学家无法解释的9个神秘的古代事物
- 科学家们为什么要使用一把火烧出一部电影,原因有两个
- 人类已知的最快速度:光是如何达到光速的?谁给它的动力?
- 什么!你最讨厌的蚊子,竟然还有纪念日?
- 为什么科学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 星系中心黑洞为何有那么大的引力,能吸引住所有的恒星绕着它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