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5亿吨的“海上金矿”,我国将会成为最大“黑马”?( 二 )



南极磷虾会吃掉冰藻
南极磷虾对人类来说 , 非常有价值 , 因为它们富含丰富的蛋白质 , 和多种营养物质 , 最重要的是它们数量多 , 能够为人类提供很多很多顿美食 , 毕竟人们对于海产品的喜爱度 , 还是很高的 。
除了作为食物 , 南极磷虾还可以被加工成 , 磷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 创造不小的经济效益 。 磷虾的甲壳 , 还有较大的医用价值 , 可以说它们全身都是宝 , 人们显然不会放过这样一种宝藏生物 。

一个磷虾群
南极磷虾的捕捞
南极磷虾的捕捞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 , 那个时期捕捞量最大的国家 , 就是苏联 , 几乎全球90%的捕捞量 , 都是苏联的 。 这不难理解 , 当时的苏联科技水平远远领先世界其他国家 ,
到南极地区进行渔业资源的打捞 ,
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打捞量最大的国家是挪威
不过 , 其他国家的科技水平也不是一直没有发展 , 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家 , 加入到了捕捞南极磷虾的行动中 , 都分到了一杯羹 , 目前捕捞磷虾量最大的国家是
挪威

第一的位置总是不太稳定的 , 因为总会有后继者想要赶超 , 挪威这第一的位置 , 可能也不太保得住了 , 南极磷虾捕捞的黑马国家 , 就是中国 。 我国对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动 , 从2010年才开始 , 不过这并不影响 , 我们成为捕捞磷虾的黑马 。

2010-2018主要磷虾捕捞国产量
我国在2013年的磷虾捕捞量在3万吨 ,
2016年达到了6万吨
, 从最初孤独的一艘渔船 , 增加到了数艘 , 捕捞工具也有所更新 。 2019年我国自主建造的捕捞船——深蓝号试水成功 ,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渔业捕捞船 , 集捕捞、加工、包装为一体 , 预计年鲜虾捕捞及处理能力可达数万吨 。
该船型长约120米 , 型宽21.60米 , 可以在0.8米厚的冰区营运 , 也能够抵抗-25摄氏度的低温 。 虽然是我国专为捕捞南极磷虾 , 所设计的捕捞船 , 但它同时也能帮助科学家 , 进行南极科考作业 , 一举多得 。

深蓝号
在深蓝号的帮助下 , 我国对南极磷虾的商业捕捞 , 自然有望成为全球南极磷虾产业的最大“黑马” 。
生存威胁
也有许多人担心 , 人们对南极磷虾的大量捕捞 , 会不会又将其变成濒危动物了 , 毕竟人类也不是没做过这样的事 。

南极磷虾的结构示意图
据CCAMLR统计 , 南极磷虾的储量还非常丰富 , 而捕捞分区的综合捕捞量限额只有62万吨 , 目前许多区域的实际捕捞总量只有20万吨 。
所以并不存在磷虾的生存问题 。

南极磷虾
生物学家还估计 , 只要每年的磷虾捕捞总量不超过5000万吨 , 南极磷虾就能维持正常的繁衍生息状态 , 不会影响南大洋海域的生态平衡 。
毕竟南极磷虾是南极水域中 , 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 , 如果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 , 那么蓝鲸、长须鲸、企鹅、海豹等动物的生存状况 ,
也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

磷虾的生物链
了解南极
南极大陆的著名特产地形 , 就是冰川 , 它的冰川总量占了整个地球的90%以上 。
这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冰川 , 实际上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淡水资源 , 它们的形成依靠的是 , 某个大降雪时期 , 那些降雪落在南极地面 , 慢慢的压成一片片雪花 , 最后积雪成冰 。

冰川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
数据显示 , 南极冰川所拥有的淡水总量约占了全球淡水总量的72% 。
不过 , 人类的许多活动 ,
已经对南极地区的环境 , 造成了影响 。

温室效应示意图
比如全球变暖 , 南北极的冰川有融化的趋势 , 而这正是因为 , 人类的生产生活 , 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的 。 冰川融化 , 海平面上升 , 如果不加以控制 , 等到南极地区的冰川全部融化 , 导致地球上的海平面将会上升50~60米 , 到时候 , 可就不仅仅是部分沿海低地和平原被淹没了 。

海平面上升
而且南极冰川融化 , 也就意味着人类需要的淡水资源 , 消失了 , 这势必会引起世界范围内的 , 缺水问题 , 后果不堪设想 。 南极地区虽然不适宜人类生存 , 但还有部分生存力较强的动物 , 生活在该地区 , 冰川融化也就意味着 , 它们的栖息地在丧失 , 这很可能会影响到物种的延续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