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没有新物种诞生,能够证明进化论是错误的吗?( 二 )


其实 , 随着现代生物、或古生物学越来越多中间物种的发现 , 早期的归类法已经不够适用 , 所以从诞生了系统分类法 。

  • 例如 , 我们常常听到人类是肉鳍鱼的说法 , 这便是源于系统分类法的缘故 。 但系统分类法也有自己的问题 , 例如 , 古生物学上的一个科 , 可能它的后代能发展出一个目来 。
但本质来说 , 从来没有一个界限存在于生物之间 , 让它在某一刻诞生一个新物种出来 。 其实这很像「谷堆论证」 , 物种交配繁殖产生后代 , 后代就会存在基因突变 , 它们和亲代已经有所不同 。 就像在地上放下了一粒谷子 , 你不会判定它是谷堆(物种) 。 你后代再繁殖一代 , 就好比再加一粒谷子 , 你依旧不会认为它是一个谷堆(物种)……一直加下去 , 最终出现足够过的谷子后 , 你通过它的大小和外形(物种判断依据) , 判断它已经是一个谷堆了(物种) 。
那么 , 你在产生哪一个后代开始 , 才算新物种诞生了呢?
不能因为你无法判断 , 就像欧布利德那样耍逻辑流氓直接判定物种不存在吧?你不推翻人对物种的设定 , 那么物种就是存在的 。 但如果你去判定那一刻诞生了物种(谷堆) , 那又是不可能的 。 因为这本身就和数学的极限是共通的 。
总的来说 , 只有足够长时间的代系差异 , 才能去判定是否是新物种 。 代系差异足够短的 , 你无法判断 , 在古生物学上的争议比比皆是 , 某个生物X被判定是A、B , 或者A和B的过渡种都是极有可能的 。
如果你能明白这一层逻辑 , 接下来我们再来考虑加上所有环境和基因突变因素的情况 。
理论上来说 , 对于一个代系周期足够短 , 变异快的物种来说 , 我们是有可能观察到新物种诞生的 。
例如 , 这个物种的代系周期只有3天 , 变异也比普通物种快3倍 。
理论上 , 如果让它们不停地繁殖 , 足够长的时间之后 , 就会产生理论上新物种 。
简单推算一下 , 大约需要20000天 , 也就是54.8年的时间 。
而现实中 , 正好存在这样的物种 , 那就是——果蝇 。
如果不停繁殖果蝇 , 然后给予一定的突变刺激 , 这个实验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 。
但哪怕如此 , 这个实验周期也漫长到研究人员大半生 , 甚至一生的长度 。
目前来说 , 的确有人意图往这个方向研究 , 但杂交的时间其实并不够长 , 虽然不同组的果蝇的确表现出了不交配的现象 , 但并不能证明不存在生殖隔离(从理论上来说 , 时间也不足以产生生殖隔离) 。
说不定在未来 , 会有一个研究者愿意花半生的时间来研究这个问题呢 。
但正常点的研究者大概率不会 , 因为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说 , 进化论的证据实在是太多了(当然 , 现代生物学也对达尔文进化论进行了科学的发展) 。
参考
  1. ^Vijay Nagarjun. Digest: Why are there no ring species?*[J
    . Evolution 2017 71(2):501-502.

推荐阅读